本报记者 小 J
“‘星星火炬’快播出了,咱们得赶紧去!”刚走进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同学们就拉着小J飞奔了起来。是呀!到了华中路第一小学,怎能不看“小红花”电视台呢,它可是咱们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啊!不过,在欣赏同学们自采、自编的电视节目之前,小J还想知道,这个曾获“全国中小学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的团队,究竟有哪些特有的魅力呢?一起来欣赏这些绽放的朵朵“小红花”吧!
记录身边事的小红花——
黄小卉告诉小J,小红花电视台早在1999年10月份就建成,并成功开播了。随着时间的推进,电视台已开辟了“校园内外”、“课间十分”、“我的DV”、“星星火炬”、“成长脚印”等内容丰富的小栏目。
植树节活动、《美在身边》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摄影展、学雷锋互助行动,通过各种小栏目,“小红花”电视台将镜头对准了校园新闻,还记录下了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到身边人、身边事呈现在电视荧屏中,校园观众们对“小红花”可是好评连连!
“小红花”电视台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校园记录者,更在于它展现了同学们的创造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自己动手编排、拍摄课本剧、生活剧;还扛着摄像机,走进了农舍田间、工厂车间,拍摄DV短片。其中,在全国首届校园优秀教育电视评比中,获金奖的DV作品《春播》,就是源于田间地头。
目前,同学们摄制的《捉河蟹》、《种山芋》、《火柴的制作》等多部短片,已在央视大风车“我看见”栏目播出。同时,大家的作品还获得了不少奖项。如作品《体验蔑制作工艺》,2013年获得第十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教学类铜奖;而作品《飞》,还在今年获得了安庆市首届教育微记录视频案例大赛的一等奖。
富有创造力的小红花——
了解了“小红花”电视台的内容,当然也不能忽视咱们的“幕后小英雄”。采访、撰稿、编辑、主持、播出,在老师的指导下,15名小记者、小摄影师、小主持人工作起来,还真是有条不紊。对于同学们来说,“小红花”电视台不仅是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锻炼自己的平台。
“我们在采访之前,应该先对要采访的内容进行了解,充分准备好要问的问题;采访时,我们还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到最好。”说起自己的工作,小记者殷云芳可是深有感悟。她告诉小J,初任小记者时,也曾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有一次采访校长时,同一个问题重复问了两次,让她十分尴尬。而正是这些小“笑话”,才练就出一个干练的电视台小记者。
“小红花”们有话说
六(1)班 聂 洺(mínɡ):小记者工作不仅有趣,还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以前的我胆小、腼腆,和老师交谈还会紧张。小红花电视台的工作,让我变成了镇定自若的小记者。希望自己通过锻炼,能变得越来越棒!
六(4)班 邱雨佳:之所以加入小红花电视台,是因为想要磨练自己,使自己变得自信起来。小红花电视台的主持和摄影工作,让我一改少言寡语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了。
六(5)班 徐安妮:初任小红花电视台主持人时,紧张的我生怕读错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的胆子终于放大了起来,读起文章来也变得抑扬顿挫。小主持人的工作,让我收获了自信和成长。
鞠萍姐姐为我们题字
鞠萍姐姐寄语小红花电视台
电视台小记者正在采访时任省教育厅厅长的陈贤忠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