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2期  总第20期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期  下一期
请到歌乡走一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良强 本报记者 小 米 日期:2014-10-13

学生记者  马鞍山市银塘中心小学五(2)班  李  畅  陈  丽 印若岚  赵  敏
    “请到歌乡当涂走一走,喝杯乡茶润润喉。当涂民歌随你唱,千首万首如美酒。”小米刚走进校园,正巧是课间。这时,广播里传来了阵阵悠扬的民歌,歌声飞扬,立刻传遍整个校园,也吸引着小米。好奇心也瞬间爆发了,小米很想知道这么美妙的歌声来自哪里。校长张良强和几位同学热情地接待了小米。当问起课间的歌曲时,张老师很自豪地告诉小米,刚才听见的正是当涂民歌《请到当涂歌乡走一走》。
    谜底揭晓啦,今天寻找徽文化小分队也将带领同学们,寻找一场歌乡里的盛宴,去认识一位鹤发童颜的当涂民歌传承人——张善葆老师。

农舍里“长”出来的歌
    当涂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誉。当涂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口口相传,创造出来的民歌,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当涂就已经出现了民歌演唱。大家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当涂民歌不仅是反映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当涂人民审美观念的载体。”张良强老师说起当涂民歌,总是充满了激情,“可以说,当涂民歌是在农舍里‘长’出来的。”说完,同学们都笑了。

小小民歌魅力大
    “当涂民歌的内容体现了当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习俗,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2006年5月,当涂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老师正向我们介绍着当涂民歌。头发花白,穿着大红色演出服的张善葆奶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张奶奶见到同学们很高兴,和我们聊起了当涂民歌。原来,张奶奶从小就很喜欢唱歌,而当涂民歌的动人曲调,深深吸引了年幼时的张奶奶。自幼喜爱歌唱艺术的张奶奶,面对这陌生却又倍感亲切的旋律自然是不肯轻易放过的,从那时起,张奶奶就开始学唱当涂民歌了。

从乡间唱到维也纳
    “张奶奶您在学习民歌中,有什么最难忘的事情呢?”一位同学俨然一副记者模样,一本正经地向张奶奶发问了。张奶奶微笑了一下,回答道:“参加了那么多的演出,要说最难忘的一次,一定是那次代表当涂县去参加当涂民歌表演,那次的场面很大,台下坐满了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站在台上看着舞台下乌泱泱的都是人,那场面是我第一次见到,想起来现在还觉得紧张呢。不过,后来我还在北京给国家领导人唱过歌。台湾同胞、香港同胞,还有韩国人也都来听我唱歌。记得有一次,在北京演唱时,还有24位舞蹈家来给我伴舞。”张奶奶津津有味地谈起演出的情景。不过,最令张奶奶骄傲的是,当涂民歌的另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红燕老师,将一曲当涂民歌《请到当涂歌乡走一走》,不仅唱到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还一举获得金奖。这是我们当涂人的骄傲。
指导老师  吉万青  张  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