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3期  总第20期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期  下一期
小J说新闻 我们徜徉在诗韵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4-10-20

□管乃春  本报记者  汤应勤  小  J
    当经典诵读之风吹进校园,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便与古今中外的名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省经典诵读实验学校,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还专门成立了诗朗诵社团——“蓼(liǎo)城诗韵”。
    小J好奇的是,诵读那生涩难懂的诗词,同学们会不会觉得枯燥?NO!李正昊同学告诉小J,以前他也认为《论语》是自己永远也“参透”不了的作品。但当自己第一次走进《论语》讲堂,就发现老师所讲的内容,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枯燥。
    老师打开话匣子,告诉同学们古代人在姓氏后面加“子”,就是对有地位的成年男子的敬称。老师拿大家的姓氏来调侃,比如说,李正昊要在古代就是“李子”;而姓王的同学最让人羡慕,他们都是“王子”;最好笑的是一位姓“戚”的同学,他成“戚子”了……
    有了老师这类趣味性的引导,同学们慢慢地对《论语》有了好感。再加上老师在课上的详细解说,李正昊发现《论语》并非死板,它其中蕴含的道理也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诗词中,我不仅得到了快乐,也受到莫大的启迪。”盛唐同学也和小J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收获。在上学期,学校决定从社团中挑选一组同学,来编排一个古诗词诵读的节目。盛唐同学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可是面对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75首古诗词,他的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抱着侥幸的心理,盛唐没有认真地对待这一任务,结果在抽查时连连“卡壳”。受到这一“打击”,盛唐也端正了态度,开始认真背诵起来,并终于将75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
    意蕴悠长的诗歌、有趣的课堂,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欣赏诗歌的内涵,也让大家在诗歌的陪伴下,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在今年的活动中,社团还以一首《爱莲诵》,获得六安市首届经典诵读总决赛第三名。同学们的原创作品《大别山区的中国梦》,也取得了全省少年儿童才艺展示活动评选语言艺术类一等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