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应勤 小 米
学生记者 霍山县城关小学六(1)班 杨静岳 宁紫晴
在大别山的腹地坐落着一颗明珠,这里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素有“茶之乡、竹之乡、药材之乡”的美誉,这里就是徽文化小分队今天的目的地——霍山。小米随着霍山县城关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出发,去寻找一种霍山特有的神秘中药材,领略这份深秋里的绿意。
种植园里的风景
“早听说石斛(hú)是霍山的名贵特产,却从未见过。”宁紫晴同学带上了一份好奇出发了。不一会,我们就踏进石斛种植户杨爷爷的小院。好客的杨爷爷泡一壶石斛茶招待我们,几段卷的如同螺丝钉的黄色石斛静静躺在透明的玻璃壶中,轻轻喝上一口,味道稍微有点甜,伴随着一丝清香。品完石斛茶,杨爷爷起身要带我们参观他的石斛种植园。说起种植园,不过是一个屋顶的种植大棚。你别小瞧了这种植园,我们穿过二楼的阳台,再走了一小段天桥,才来到这座搭建在房屋平顶之上的种植大棚内。
初识石斛的喜悦
初见石斛时,若不是介绍,我还以为是小草呢!原来石斛长得这么普通。听杨爷爷说了之后我才知道,霍山石斛是国家濒(bīn)临灭绝的珍稀中药材,是石斛中的极品。石斛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它生长于密林中树干和岩石上,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绝壁和参天古树之上,其生长条件极为严格苛刻。而杨爷爷家的石斛,虽然种在阳台上,却生长得很好。
一寸石斛一寸金
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杨爷爷种的石斛不用土,而是种在木屑石块上。杨爷爷一边扒开石斛的根部给我们看,一边指着育苗区里一株石斛说:“这棵铁皮石斛是一截采摘下来的茎条,放在塑料袋中三个月后让它自己长根,再种植。”杨爷爷还告诉我们,霍山铁斛味道微甜,嚼后无渣,新鲜的铁皮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说完,他折了几根铁斛茎让我们尝尝。刚放入口中,一股甜丝丝的味道立刻溢满口腔,嘴巴里黏黏的。杨爷爷说,铁皮石斛的加工方法很多,最多的是加工成铁皮枫斗,还有的只取茎加工成“寸金”,即:“一寸石斛一寸金”,可见石斛的贵重。
小小石斛用处大
告别了杨爷爷的种植基地,我们又来到销售霍山石斛的店铺。适时正逢有人来买石斛,我们和买石斛的阿姨聊了几句,阿姨说,她常年饮用石斛,看中石斛的保健作用,服用后也觉得有效果。即便价格偏贵,还是在坚持购买。店主笑着说:“那是自然,软黄金嘛,性价比不言而喻!”
指导老师 郑海燕 吴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