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46期  总第20期  2015年03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6期  下一期
科学放大镜 把耳朵叫醒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5-03-02

    编者按 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据调查,我国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近30万,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娱乐场所增多,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引发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小  米

    噼里啪啦,嘣!这个寒假你的耳朵还好么?有着编辑部宅人之称的昊昊,黑了个眼圈就来啦,还唧唧歪歪地非要说是鞭炮惹的祸。悄悄地说,一看就知道,是恶补武娘娘的结果啦。
    不过,说到这寒假里,这饱经煎熬的耳朵,小米立刻起了精神。耳朵里有什么,非要一探究竟不可。哆啦A梦快出来,速速把我变得像小米粒那么大,好让我们一起去耳朵里探险吧!

耳朵里的探险
    哆啦A梦的魔法口袋就是给力,一眨眼的工夫,我们就变得小到可以轻易地钻进耳朵里了。我们走在狭小而悠长的外耳道里,而且越来越黑。小米有点害怕了,哆啦A梦却不以为然,做起了义务讲解员。“吧啦吧啦,小广播开始咯!”
    “我们刚才走进来的那是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就是我们所看见的耳朵。外耳道是用来传递声音的。大概只有两本课本叠在一起的高度。我们快到外耳道的内部了,快低下头!”哆啦A梦刚要提醒,小米还是被撞了一下。果然前面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弯了,已经不能正常走路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外耳道的内部了,开始我们走的那段路是软骨组成的,剩下的一大半路可都是骨头。小米,你要小心点!”
    很快我们就走到了耳道的最深处,那里有一层封闭的薄膜。哆啦A梦突然把声音放得很小声,“我们已经不能再往下走了,这里已经是耳朵的尽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鼓膜。外界的声音通过空气传递到鼓膜,鼓膜振动后,通过鼓膜里的听骨振动传递到内耳。内耳的耳蜗引发听觉细胞的活跃,我们就听见啦。可以说,我们只能看见外表的鼓膜,耳蜗才是耳朵里的核心处理器呢。”
    小米很好奇地想碰一下鼓膜,立刻被哆啦A梦制止了。“千万别碰,你知道吗?鼓膜如果碰坏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大爆炸。中耳炎、耳鸣都是由于鼓膜受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时,还会导致耳聋呢。”小米赶紧缩了手,和哆啦A梦结束了这场旅行。
    经历了这场奇妙的耳朵之旅,对于耳朵的结构,我们都了解了不少。不过哆啦A梦的一句话提醒了小米,“你以为大家的耳朵都长在头上的吗?看我,就是一只没有耳朵的猫。”快到爱耳日了,森林里正举办一场名为“神奇的耳朵”争霸赛,小米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这场争霸赛的选拔,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你的耳朵在哪里
    “嗡嗡嗡,你是在说我吗?”
    首先,飞来的是蚊子先生。“喂,蚊子先生,难道你的耳朵不在脑袋上?”这让小米很吃惊。“对呀,嗡嗡嗡,我的耳朵在我美丽的触角上。看见了没有,就在头部伸出来的那两根触角。我们在飞行的时候,不断抖动触角,这样才能接收外界传来的声音信息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小米若有所思。
    这时,“唧唧吱,唧唧吱。它那算什么呀!我的耳朵你们一定找不到。”说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夏日音乐家蟋蟀先生。小米立刻翻开书,准备查个究竟。蟋蟀先生霸气地跳上了书,把书合了起来。“别查了,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原来,蟋蟀先生的耳朵真的不长在头部,而是长在前脚的小腿上,呈裂缝状,叫做鼓膜器。在鼓膜器里有一种可以“录音”的细胞,它可以将外界的声音传给身体。小米正听着入神,飞蛾姑娘扇动着它长长的翅膀飞了过来。
    “谁人能和我的耳朵比神奇。”说话的正是飞蛾姑娘,“耳朵长在腿上有什么了不起。我的肚子上长满了耳朵!”原来,夜里飞蛾就是靠这些长在肚子上的耳朵,来测量有没有它们的天敌蝙蝠的。所以,“坏心眼”的农民伯伯在农田里播放模拟的蝙蝠声,这样飞蛾就会误以为是蝙蝠,不敢靠近庄稼了。
    “那是不是因为你自己‘好吃懒做’偷吃庄稼?”说话的这位着实把小米吓了一跳,原来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蛇先生。蚊子、蟋蟀和飞蛾很不服气,齐声说:“看你全身光溜溜的,怎么会有耳朵?”蛇先生轻蔑(miè)地抬了抬眼睛,那目光秒杀一切,“你们这几个聒(ɡuō)噪的家伙,小心我把你们全都吃掉。”原来,蛇先生的耳朵确实不在头部,而且也没有耳孔,所以靠空气传播的声音它是听不见的。不过,蛇先生有发达的内耳,只要地面上稍有动静,声音就会通过它紧贴地面的肋骨,通过骨骼传到它的内耳,这样才会“听”见声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