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村里探宝记 看我七十二变 啊,我的红舌头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53期  总第20期  2015年04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3期  下一期
民俗村里探宝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小 米 日期:2015-04-20

   

    民俗村是什么地方?听说那里的宝贝可多了。今天,寻找徽文化小分队——铜陵东方红小学的同学们和小米就来到了位于天井湖畔的国家4A级风景区的安徽民俗村。听说这里是集民俗餐饮和游艺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民俗文化旅游园区,享有“安徽民俗第一村”美誉。话不多说,一起出发吧。


  学生记者  铜陵市东方红小学  李  伟  三(2)班  朱晓冉  杨  昕 四(1)班  张浩宇  五(2)班  徐  悦  五(3)班  江菲儿  六(1)班  汪辰昕  六(2)班  朱睿曦

初识民俗村
    民俗村位于铜陵市铜陵县江南文化园,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文化园林。刚来到民俗村的广场,就已经感受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徽风皖韵的古体建筑,马头墙、小青瓦,依墙的巨大木水车在咕噜咕噜地旋转着,上方的瀑布一泻千里,水花四溅。每一处的景色都让人眼前一亮。
    推开民俗村的大门,一头石雕大象映入我们的眼帘。它的四条大腿就像四根粗柱子,身子就像一堵墙,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头真的大象站在那里!这时,导游何阿姨向我们讲解道,这两头大象的身体是由泰国的果木制作的,而象牙是泰国的真象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与“祥”字谐音,所以大象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用糖做出的画儿
    从大门进来绕过一弯有一间糖画室,一位老爷爷在做糖画。我赶紧凑上前去看。只见老爷爷用勺子舀了一勺糖稀,在一块白板上左扭扭,右画画,一会儿的功夫,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就展现在我的眼前。老爷爷又舀了一勺糖稀涂在龙身周围,拿起小刀在上面刻了条纹,雕了一双眼睛,勾上龙角和龙爪,转出了起伏的鳞片,一条栩栩如生的糖龙诞生了。我也手痒痒,学着爷爷的样子舀了一勺糖稀,结果不但没做好,还弄得满手是糖,但我心里却高兴得不得了。

艺术可真奇妙
    离开了做糖人的老爷爷,我们被许多石头吸引了。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位爷爷在石头上画画。但有趣的是,那幅画基本上全是黑色,爷爷却巧妙地将颜色绘制在上面,便成了一幅画。艺术可真奇妙呀!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织布,那位奶奶的巧手震惊了我们。我们还参观了丝网花,奶奶把花瓣一组合,就变成了宁静的百合,清新的荷花,火辣的玫瑰……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剪纸。在一幅剪纸里,换几个角度,就能看见许多字。艺术真是千变万化呀!

                 

                     瞧,小记者们正专心致志地看着奶奶制作丝网花呢!

可以吃的“棉花”
    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了制作棉花糖的地方。听说可以自己动手做棉花糖,我就立马去排队了。看着长龙一般的队伍,我也只能耐心地等待。终于到我了,师傅给了我一根小棍,我按照师傅的要求快速地绕了几下棍子,一眨眼的功夫就做好一个棉花糖。做完后我看了看,咦,怎么好像一位披着长发的少女?我再看看周围的小伙伴的“杰作”,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龙卷风,有的像小动物,各式各样,真是有趣极了!
指导老师  徐维林  王  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