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火箭” 趣游齿轮国 少年毛泽东
05版:非一般童年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54期  总第20期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4期  下一期
桌上的“火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昊 昊 日期:2015-04-27

    在已经发生的“面粉山上的火山喷发事件”中,麦吉猴利用厨房里常见的小苏打和醋,模拟出了场面壮观的火山喷发场景。当火山“熄灭”,麦吉猴还告诉昊昊,小苏打和醋这对性情不合的组合,还可以作为“燃料”,将小火箭送上天呢!究竟该如何操作?请跟着麦吉猴玩起来吧!
    Tips:操作该实验时,动作要迅速,并远观实验结果,以确保自身安全,千万不要被腾空而起的“火箭”砸到!


准备材料:
    塑料软管、空塑料瓶、托盘、醋、小苏打、餐巾纸、胶带、软木塞

实验步骤:

    1.用胶带将四根塑料软管粘贴在塑料瓶的四周,让四根塑料管的两端保持齐平。


    2.向瓶中倒入适量的白醋(约三分之一)。


    3.取一张餐巾纸,将10克的小苏打倒在餐巾纸上,并用纸巾将小苏打紧紧裹住。


    4、将包有小苏打的纸包塞入塑料瓶口内,切勿使小苏打外漏。


    5.用软木塞塞紧瓶口。


    6.迅速翻转塑料瓶,将塑料瓶倒放在托盘上,并快速离开远观。

实验结果:
    塑料瓶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并急剧膨胀,将塞在瓶口的小木塞冲开。此时,瓶子也像火箭一样腾空而起。
原理揭秘:
    同前面所介绍的一样,醋和小苏打酸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到瓶塞的阻挡不能逃逸,在瓶内不断聚集和压缩,并最终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冲开瓶塞向外喷发,并反作用使“火箭”腾空而起。


    最后,昊昊还要提醒大家,在尝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果你还想尝试更多的科学小实验,那就走进麦吉猴的实验室——爱麦吉科学营去看看吧。同时,你也可以将你所感兴趣的科学小疑问告诉昊昊,昊昊会邀请聪明的麦吉猴来为你解答!
    一号营地:合肥市金色池塘2C-7-102/202 电话:0551-65152760
    二号营地:合肥市安居苑西村82栋104室 电话:0551-65116775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