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里大发现 美丽的蓝色华服 另一个自己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57期  总第20期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7期  下一期
古民居里大发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小 米 日期:2015-05-18

  学生记者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小学  五(7)班  沈  琳  蒋晓晗 六(5)班  胡叶涵

    春天到了,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草儿和树木争先恐后地长出了嫩芽,花儿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大地万物都苏醒了。如何能辜负了这样美好的春光呢?寻找徽文化小分队出动喽,跟随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小学的同学们一起探寻家乡的古宅民建,兵分两路:潜口民宅和唐模古建,我们来啦!
镜头一:潜口民宅探访组

               

“一秒”感受民宅魅力
    出发咯,同学们像刚出窝的小麻雀,东瞅瞅西望望,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蒋晓晗决定把这美好的时光保留下来,拿起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根本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大家就在欢声笑语中到了潜口民宅,刚踏进去仿佛一个个瞬间穿越到了古代,当了一回大家闺秀。
    潜口民宅分为清园和明园,我们首先踏入的是清园。一走进清园,同学们仿佛是一群闯入世外桃源的小精灵,睁着眼睛四处打量,大家被这眼前的一切震撼了:一栋栋古香古色的建筑,一块块透着岁月痕迹的青石板,一丛丛清幽的修竹,无一不透露出潜口民宅的魅力。

荫秀桥上的故事
    走过了清园,我们又开始细细地游览明园。明园坐落于紫霞山上,山上一片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往前走几步就是“荫秀桥”。小导游蒋晓晗同学有模有样地向我们介绍:“荫秀桥是由当地的尼姑出资所建,而两边是罗汉板搭建而成,由于荫秀桥一半是阴刻,一半是阳刻,所以又叫‘阴阳桥’。”蒋晓晗同学刚讲解完,准备说有一句诗句是写“荫秀桥”的,结果不知被谁抢先说道:“师太不知何处去,罗汉依旧笑春风。”

老宅子里的讲究
    沿阶而上,我们又参观了几座古宅后,来到了方文泰宅。推开门就有同学惊喜地发现这里竟然也有天井。“怎么每一栋宅子里都有天井呢?”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原来,这天井不仅可以采光通风,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我们不禁为古人的智慧而啧啧称赞。
    顺山而上,我们来到了“司谏(jiàn)第”。一踏进大门,几名同学就悄悄地议论开来:“这样的气魄,一定是个大户人家。”蒋晓晗分析给大家听,说:“你们瞧,这门前就有几颗参天大树,普通的小户人家能有这样的老宅吗?”同学们都赞同地点了点头。一旁的邵子君同学补充讲解道:“原来真的是一座官宦宅邸(dǐ),那高高的门槛就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镜头二:唐模景区小分队

              

“才高”有“八斗”
    走进唐模景区,习习微风迎面拂来,朵朵花香沁人心脾。我们跟随着队伍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游戏场地:“才高八斗”。一根柱子上八个小筐,最低处是一斗,最高处是八斗。老师说这个游戏是游客们站在绳子外面扔硬币,扔进几斗,就代表他才高几斗。同学们听了介绍,也跃跃欲试,纷纷看看自己有没有才高八斗呢。

“月老”树上的千丝万缕
    我们走过水街,来到了檀干园。在檀干园的里面有一颗几百年历史的古树,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张口凝目。据说,电视剧《七仙女》就在这里拍摄取景的。因这棵树代表着月下老人,听说有情人只要在这里祈愿,就能终成眷属。在这棵古树的树枝上挂着许多红丝带,一定是许多慕名而来的人们,在这里为自己美好愿望而祈福。
指导老师  江海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