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巧克力 小 米
学生记者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第三小学五(9)班 赵韵依 五(5)班 程悠然
古有神笔马良,挥手便能画出心中所想!今有园林“剪刀手”大剪一扬,普通树木便被修剪成造型各异的植物雕像。听完这番描述,大家是不是想起了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在爱德华的巧剪之下,城堡里可以看到各种造型的园艺景观。一边沉浸在电影画面中无法自拔,一边感慨现实生活中为何没有这些美景。现在这不是问题啦,因为在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也有着一位“剪刀手”——张尤栓。大脚游记小分队整装出发,抢先一步来到张爷爷的秘密园林。收获如何,且听学生记者慢慢道来!
陵园“剪刀手”爷爷
“陵园,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个萧条冷清,甚至有些阴冷的地方。可是,当我一走进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的大门,一眼望去,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园艺造型组成的园林景观,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让我恍如走进一个‘神秘花园’!”听完赵韵依的第一声感叹,大家迫不及待地找到这位陵园美容师张尤栓爷爷,跟着他一起探寻那片“神秘花园”。
没有了千篇一律的绿化,广阔的草地上“长”出的不是司空见惯的树木,而是“花瓶”、“花篮”、“拱形门”和“绿孔雀”等;陵园之间的间隔不再是普通的木质隔栏,而是造型优美的由绿植绑成的绿色城墙……据不完全统计,在这片园林中,张爷爷用三四年时间打造了近百个造型各异的园艺作品,让来大蜀山文化陵园扫墓的市民纷纷为他点赞。
对植物多花一点时间
今年53岁的张尤栓爷爷,从1997年便开始从事园艺工作,至今从未中断过修剪这门技艺。森林公园、农工院等地方都有张爷爷的足迹。如今,“剪刀手”张爷爷则专心打理大蜀山文化陵园。
搞园艺造型,光有蛮力可不行,还需要巧劲。修剪问题不大,重要的步骤是造型。简单的树木造型十几分钟便能完成,而复杂一些的树木造型,你得根据想象完成一个整体框架构思,用铁丝、篾等缠绕定型;等这些步骤都完工之后,换成小剪刀慢慢修理。“制作一个园艺景观树,不仅仅靠修剪,更是从植物栽培时就要塑形。”张尤栓说,自然生长的花木,要培育修剪成一个艺术造型,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根据花木的长势,一枝一叶地培育,精心等待,再一步一步地勾画,最后才有了现在的模样。总之,园艺造型是需要你花时间的事。不仅造型上需要花时间,后期的维护保养也是一项技术活。通常整片园林一年会修剪4次,每次为期1个月。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相应进度,才能保证植物的整体长势和统一度,才能更好地“凹造型”!
和植物在一起是幸福的
几十年如一日,天天跟植物打交道,会不会疲倦呢?带着疑问,程悠然听到了张爷爷如下的回答:“我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尤其喜欢和植物待在一起,它们就像是我的朋友般不可分割。修剪园林景观其实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创新,并且精益求精的过程。在学习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作品是什么,灵感来自哪里!这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感谢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对本栏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