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寻香 奇异果的留洋经历 世界好大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73期  总第20期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3期  下一期
奇异果的留洋经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 月 日期:2015-11-30

    猕猴桃现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类型了。但是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错觉,奇异果和猕猴桃这对看上去很相似的兄弟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水果。其实,奇异果可不是个舶来品,它有中国血缘,只不过出门留了个洋,换了一身行头,从而身价大增。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奇异果早已进入我们日常生活里,它酸甜软糯的口感加上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可是呢,在遥远的古代,这个“毛头小子”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这种果皮上布满粗毛的形象完全与人们印象中美味水果的样子差距很大,因此也是备受冷落。
    直到20世纪,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女教师将一包中国的猕猴桃种子带回了新西兰,没想到这包种子在新西兰生根发芽,长出了果实。新西兰的水果种植者们从这种新奇的水果里嗅得了商机,开始了慢慢的驯化过程。也就是说,猕猴桃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成为“水果之王”也就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水果家族中,只能算是小辈了。
    可是猕猴桃怎么会变成奇异果呢?这就要归功于商家的广告宣传了,将猕猴桃驯化成个头大、果形漂亮、酸甜适度、储藏性能优良的水果,不起个响当当的大名,怎么好推出呢?商家们想出了“奇异果”这个名字,没想到一推出就大受欢迎,风靡世界。
    这下,传统的猕猴桃在其“留学”生涯中摇身一变,变成了人人都爱吃的水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