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Wei来”的科学达人 来自“Wei来”的科学达人 话说校园 一周快报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76期  总第20期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76期  下一期
来自“Wei来”的科学达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 杰 本报记者 小 J 吴晓 日期:2015-12-28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

拼装一个航模让它飞上天,动脑筋做一个小发明帮妈妈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邀上几个小伙伴拿起DV拍段科学微电影……合肥市卫岗小学的几名同学告诉小编,这些都是他们在“Wei来”忙活的事儿。听到这,小编有点迷糊了。为啥这些事情要在“未来”做?这么说可就闹大笑话啦!现在,就有请同学们来揭秘:这里的“Wei来”,就是校园科学爱好者的大本营——“Wei来”科技社!

实力派:科学达人玩转微电影
    不过,说到卫岗小学的“Wei来”科技社,巧克力姐姐可一点也不陌生。就在前段时间,巧克力姐姐就和科技社里的科学微电影达人:钟灵毓秀、孙名宸、王一洋三位同学会过面,并为大家介绍过他们的作品《如何防止车门事故》。
    而同学们带来的最新消息是,这件作品已经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上成功拿到了一等奖,同时还将中国少年科普创意奖,以及科学万花筒提名奖一起收入囊中。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棒棒的!在本期栏目中,科技社成员组团前来,他们要展示自己来自“Wei来”的魅力!

实干家:“Wei来”小小科学家
    科技社的张杰老师向小编介绍了“Wei来”科技社的“成长史”。科技社成立于2012年9月,社团又细分成了科技创新小组、科学微电影小组、科技模型小组。有了这个“大本营”,喜爱科学的同学们对科学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在枯燥的科学教材上了。大家从“纸上谈兵”,摇身一变成了“实干家”。
    在社团课堂上,同学们动手测试纸船的浮力,用吸管和塑料瓶自制小喷泉……一个个科学小实验、小制作,一篇篇科学小论文和科技创意撰写等作品,就在“Wei来”科技社里诞生了。杨光淼同学也从一次次的实践中,收获了自己的感悟:“很多优秀的小发明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时刻思考,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变废为宝,我们就能收获更多。”

丰收者:航模“游戏”苦与甜
    刘天航同学是今年暑假才加入科技社的科技模型小组的。他告诉小编,航模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扩展思维,是动脑益智的好帮手。不过,学习航模可不是简单的玩。赛前少不了集训,锻炼的就是同学们的耐力。
    “炎炎夏日里的集训,每个人都刻苦练习。火辣的阳光晒得我们汗流浃背,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热;待在闷热的航模教室里,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但是我们一直努力做到最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最好的果实!”
    的确,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刘天航同学兴奋地告诉小编:“集训结束,我们在安徽省青少年航海、车辆、建筑模型锦标赛上有了大收获。陈秋豪同学拿到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万舒睿同学荣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而我也在这次比赛中拿到了一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
    有了成功的喜悦,什么都拦不住同学们摘取果实的脚步!11月,同学们勇攀高峰,在第二十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中,六名队员成功拿到了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而郑雨彤同学还在全国选手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亚军;万舒睿同学也拿到了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
    “拿到成绩,心里只有高兴,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吧!”陈秋豪同学总结道。能够在科学小世界里“畅游”,能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卫岗小学的科学小达人们来说,这就是“Wei来”科技社的魅力!

美丽的树叶拓片

巧手筑家园

我们的自制小喷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