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
特约通讯员 储成法
学 生 记 者 绩溪县龙川小学五年级 章昕悦 六年级 黄燕美 王闻妍
魅力社团 绩溪县龙川小学乡村少年宫徽雕班
“徽州”二字,自带一番文风古韵。这一方美丽水土孕育而出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给走在求知道路上的同学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期“小J说社团”栏目的主角——绩溪县龙川小学,便将家乡的文化财富“搬”进了同学们的课堂。
身边的“木雕艺术博物馆”
坐落于徽州一隅,绩溪县瀛(yínɡ)洲镇龙川村是名人故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在2012年,龙川村还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有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胡氏宗祠又以“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著称于世。
传统文化就在身边,龙川小学充分利用了这一宝贵资源。2011年学校成立乡村少年宫,专门设立了徽雕班,将“徽雕四绝”之一——木雕引进课堂。同学们拿起刻刀学技艺,让徽雕不仅是“艺术殿堂”里的展览品,更是教室里有趣的艺术课程。
木板上的“清塘荷韵”
徽雕班建成,龙川小学以胡氏宗祠里的木雕荷花图为教学内容,把寓意为“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的四幅荷花木雕引进课堂。课堂上,同学们不仅要学会欣赏木雕艺术作品,还要拿起刻刀,在雕琢中掌握木雕技巧,传承木雕工艺。喜爱雕刻技艺的许启家老师是徽雕班的辅导员,近五年来,许老师以木雕教学为主,兼学篆刻,指导同学们学习传统雕刻基本功。
经过勾线画稿、出坯、修光、打磨上光、着色上光一番流程,一幅木雕作品才能呈现出来。而学会用刀,则是木雕的关键。完成一幅简单的木雕作品,所需刀具就有很多,比如平刀,用来铲平板面凹凸,使画面平滑;圆刀,是用于圆形和圆凹痕处的雕刻;斜刀,是关节角落和狭缝处的剔角工具……
说说我们的徽雕课堂
一块木板,一把刻刀,想将池塘中姿态优雅的荷花“描绘”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初次持笔学写字一样,同学们也得从握刀姿势、用刀力度等方面一步步练起。
黄燕美:刚接触木雕时,老师让我们雕自己的名字。一窍不通的我被同学说是在挖“陷阱”,我心中多多少少有些难过。老师告诉我,不要用刀去挑着雕,刀尖要往里边斜,这样雕出来的笔画才会细腻;雕刻时不要急于求成,有耐心才会刻出好作品。经过多次练习,虽然我的作品不算细腻,但可以说是雕得越来越好了。学木雕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人要像刀一样坚韧,不要遇到困难就回避、退缩。遇到什么困难都有解决的方法,鲁莽可成不了大事。
王闻妍:第一次上课,老师教我们如何捏刀,如何下刀,我们也开始从简单的汉字雕起。手法生疏的我左一刀,右一刀,雕着雕着,结果把不该雕的地方给雕掉了,我的第一件作品就这样失败了。老师说:“你要掌握好字的笔画走向,刀尖往里划,轻轻地把需要去掉的部分挑走就行了,不需要太用力。”我听了老师的话,更加仔细地琢磨起来。一刀,二刀,三刀……终于,我的第一件作品完成了。老师看了之后,还表扬了我,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章昕悦:我来雕刻班学习一年多了。一开始我以为雕刻很单调无趣,后来我在学校的图书室里看到了哥哥姐姐们的作品,真是太美了!于是我也走进雕刻班开始了学习。欣赏老师雕刻荷花图,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先在木板上描摹出美丽的荷花图,再用小刀刻出荷花整体轮廓。平刀用来将不要的地方铲掉,细刀把小角落的细节给修整完美。这样细细雕琢,一幅荷花图就出现在木板上了。我看着那幅作品,仿佛真正的荷花呈现在眼前。
指导老师 储成法
木雕作品:荷花图

篆刻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徽雕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