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变清记 镜头里的春天 我是小小宣传员 一周快报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88期  总第20期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8期  下一期
污水变清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 军 王俊玲 高 磊 日期:2016-04-25

本报记者  吴雄峰
本期参与学校  颍上县慎城镇第二小学

    水,生命之源,它孕育生命、滋养万物。人可一日不食,却不可一日不饮水。可是,如果水被污染了,怎么办?为迎接“世界水日”,3月23日,颍上县慎城二小少年宫50多名小记者来到颍上县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参观。
    在污水处理厂工程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小记者们按照污水处理的顺序依次参观了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终淀池等,亲眼目睹了生活污水经过层层处理最终变成清水的神奇过程。小记者们惊叹,原来把污水变成清水的功臣竟然是一种活性污泥,它其实是一种微生物,被小记者们称为“小战士”,专门“打败”水中的污染物。
    更让人惊讶的是,1吨生活污水的处理成本要1.3元左右呢,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要加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行列中。看来这次活动不仅满足了小记者们的好奇心,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日后要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争做碧水蓝天的守护者!
画外音:
    六(6)班  王梦梦:此次活动让我知道了污水处理的不易,这些程序一个都不能少,如果缺少了一个,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每一滴水。
    六(6)班  吴  湘:此次活动我明白一个道理,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

小记者来体验“污水变清记”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人员的讲解不能错过。


 
小记者们边听讲解边低头观察水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