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故里寻茶记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88期  总第20期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88期  下一期
周瑜故里寻茶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J 日期:2016-04-25

本报记者  郑晓娣  小  米  小  J
本期参与学校  庐江县城关小学  庐江县城南小学  庐江县城东小学  庐江县城西小学  庐江县白湖镇裴岗中心小学  庐江县希望小学  庐江县龙桥镇中心小学

  

NO.1:说起庐江,自然不得不提闻名天下的英雄豪杰三国名将周瑜了。庐江也被称为周瑜故里,叶落归根,这里也是周瑜的守秋之地,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从周瑜身上,我们会发现哪些有关庐江的美呢!

寻访周瑜故里
    李白的诗句“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让人领略了周瑜的智慧英勇和儒将风度;苏东坡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让人见识了周瑜的风流倜傥和意气风发。在周瑜逝去多年后的今天,小米和红领巾小记者们,来到了三国名将周瑜故里。
    一千八百年前,在周瑜的故里,这位少年得志、才华过人的周公瑾官拜水军大都督,而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刻有“周瑜墓园”字样的高高的牌楼。一千多年的时间差,并没有让我们觉得离这位伟人很远,隔着时空,仿佛回到了过去。
    墓园简洁古朴,肃穆庄重,气势恢宏。一排粉墙黛瓦的仿汉式建筑,一块巨大的影壁展现在我们眼前。走近影壁,才发现上面镌刻着由伟人毛泽东手书的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中的江东周郎
    绕过影壁继续往里走,是一条幽深的通道。走在路边的小记者茆(máo)睿鸣告诉我们:“这里有十只石刻的镇墓兽分立两边,守卫着它们的主人。它们栩栩如生,有威风凛凛的老虎、辛勤劳作的水牛、身姿飒爽的骏马、性格温顺的山羊。从这里走到尽头就是享堂。”
    正对着神道的是一座高高在上的享堂,距离地面大约有一米左右,享堂内有赤壁之战的屏风,公元208年,周瑜、曹操会猎于赤壁。34岁的周瑜挂帅,火烧赤壁,他凭借雄韬伟略铸就了一个传奇,改写了历史,直接决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可惜天妒英才,赤壁之战后的两年,这位英雄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箭伤复发,英年早逝,时年36岁。
    一踏过享堂的门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展示板木。正面刻写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用金漆书写,方正圆简楷体,显得甚是工整、漂亮、高贵。背面刻画了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在船上镇定自若指挥作战的情景。

凭吊周瑜
    穿过享堂就是周瑜墓,周瑜墓呈正方形,墓约一米高,占地面积约三十平方米,墓前立着比墓稍低一点的石碑,石碑前有一束花和几个香坛,香坛里满满一坛残香。站在周瑜墓前,仿佛看到了当年器宇不凡、雅量高致的周公瑾指挥孙刘联军大破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情景。如今,斯人已逝,但前来拜访这位东吴英才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周瑜墓的右侧是一条长长的碑廊,碑廊里约有数十幅大理石图,记载着周瑜辉煌的战绩,例如火烧赤壁、智取蒋干等。
    “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小记者余宁静也指着墓园一隅,告诉我们:“周瑜墓园内有一口胭脂井,相传是当年小乔在此守墓十四载,它见证了周瑜与小乔忠贞不渝的旷世爱情。”


NO.2:庐江出好茶,茶香飘满园。四月,是汤池最美好的季节,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茶。这里盛产茶叶,山野间长满了嫩绿嫩绿的茶叶,好看极了。但说到名茶, 就不得不提汤池镇特产的茶叶——白云春毫。

美名远扬
    白云春毫的外形十分奇特,形状修长扁平,颜色翠绿。经开水冲泡茶叶徐缓展长,叶翠汤清,清香悠长,香气中含有兰花的香味,既浓又纯,醇香甜润,滋味清新,喝了令人神清气爽。正因为这种似兰花却非兰花的香气,所以又称之为“小兰花”,它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常喝能预防疾病,强身健体,是馈赠亲友和招待客人的绝佳饮品。

茶园采茶记
    来到白云春毫茶叶基地,往里一瞧,那一簇簇好看的白云春毫映入眼帘。这小家伙外形紧直挺秀,色泽青翠欲滴,味道清香。
    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来到了“白云春毫”文化园。有秩序地进入工厂后,一阵清香扑面而来,原来那是茶叶的香味。小记者朱琳琳向我们介绍:“它产于国家4A级风景区汤池镇,茶叶基地坐落于合肥市‘二姑尖’和‘老和尚包’生态园。那里长年云雾缭绕,兰花逸香,人迹稀至。”茶园赵厂长还给我们讲解了制茶的几道工序:鲜叶分级→凉青→杀青→摊凉→理条→分筛→炒干分级→烘干→分拣→提香→定级→检验→装箱进库。光是这复杂的工序就让人傻眼了,感慨一下,平常喝茶真没觉得茶叶的制作需要花费这么多的工序!
    为了让小记者们体会采茶的过程,赵厂长带小记者们去茶园采茶,不过采茶叶也有标准,一般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小记者们也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米的话:发现家乡美的过程也是一场体验,无论风雨、骄阳或者春花、秋月,只要我们用一颗心真诚的去体验和感受,就能发现家乡不一样的美。美在眼前美在心间。我们生活的地方,也带有我们的文化基因,它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继续传承下去!


亲自采摘的茶叶更好看


收获满满的小记者们


小记者在茶园体验采茶


小记者们于周瑜墓园前合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