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梁钰(yù)莘(shēn) 林艺凡 孙天琦 刘晴雨 杨乐怡 王 悦 刘小可 胡 岩 李 蜜
本期参与学校 长丰县岗集中心小学 合肥市亳州路小学 合肥市卫岗小学 合肥师范附小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合肥市三十头镇中心小学

细雨说非遗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看到了教育为更多的同学们提供了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可能!但同时,也有另一种抱怨:繁重的学习任务背后,玩的时间太少了。要知道,祖国的花朵可不只要学习成绩棒,还要德智体美劳样样都能跟得上。怎样给小花朵们注入天马行空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要是能兼顾学习和游玩就更好啦!
说到兼顾游玩和学习的好去处,小米就向大家推荐一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以下简称非遗园)。现在的非遗园又有了一个新头衔,它就是《安徽青年报》红领巾小记者的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游玩的同时也能学习和收获。
4月16日下午,凉风习习,细雨绵绵,《安徽青年报》的红领巾小记者就带着这一份特殊的任务来到非遗园,探秘一次文化之旅。
非遗园坐落于合肥北部的卧龙山自然生态风景区,距市中心17.6公里。这里不仅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还有不同特色的古遗迹、遗址、寺庙散落其中。古色古香的建筑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美不胜收。它涵盖了旅游、文化、餐饮、购物、商业、休闲、养生、娱乐、游乐、酒店、住宅、康体、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
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咱们的非遗园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故事多多探真知
进入非遗园,红领巾小记者首先来到了中华龙文化博物馆,“中华龙”展馆中的“东方巨龙”是用百年古树根雕刻成的一条中国龙。小记者梁钰莘对于这种根雕艺术惊叹不已,他说:“展示的中国龙并不是特指龙有多么大、多么精美,而是这种根雕艺术本身就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东方巨龙”的樟木根雕,长4.6米,高2.8米,给人感觉气势雄伟,靠近一闻,一股浓浓的樟木香味,沁人心脾。
可是呀,其中最刺激最好玩的,非马戏团里的马戏表演莫属了!老虎不是天生就会钻火圈,熊不是天生就会跳舞,海狮不是天生就会算术。这些幽默的动物杂技,都得归功于人类的智慧。有些人会说,这些休闲的动物杂技,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哩!其实,在小记者孙天琦的眼中,“从动物杂技中,可以体会到人类的智慧,驯服熊,驯服海狮,甚至驯服老虎和狮子,这些不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么?”
小记者的话
刘小可:对于非遗园,我有两点认识。首先,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参观非遗园最大的感受是可以增加我们的自豪感,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其次,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宣传好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造福我们的子子孙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DNA,它让我们在面对世界时,带有一种独特的东方气质。更好地保护它们,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气质继续发扬光大及源远流长。
王悦:“学生”就是学习知识的人,但只有在学校里、课堂里才有知识吗?难道我们只能在书里获取知识吗?不,当然不是。其实,动手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我问你纸杯装了水后拿火烧不会着,你信吗?你不动手实践怎么会知道是真是假。这次我去非遗园当小记者后才真正明白了“知识”的真谛!学生,不是笼子里的困兽,我们也可以在室外学习知识,自己动手实践获得在书本里看不到的真知。
其实,小米也想说,玩也是成长的一部分,玩的过程也是塑造自己性格和想象力的过程。它会让我们在多姿多彩的人生中迸发出更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也能够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明白哪些是你想要的,哪些是你不想要的,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好更有意义!
指导老师 阮春梅
一、二、三,看镜头,yeah!

你心中的非遗园是啥样的,猜猜小记者们提问了啥!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爬上来了!

小米的话:在非遗园中,我们了解了关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到快乐学习的真谛!在更多的人生实践舞台上,小米希望同学们也能插上一双快乐的小翅膀,在浩瀚无际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信念,并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