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小记者站初长成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92期  总第20期  2016年05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92期  下一期
吾家小记者站初长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小 J 日期:2016-05-30

亲爱的小读者们,你还记得第一所学生记者站成立的时间吗?有多少位学生记者?让小J来帮你回忆吧。搭上时光机,一路往回走,看看我们的第一所学生记者站是如何长成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9年10月14日下午,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颍上县实验小学《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站成立仪式在北校区举行。那一刻,《安徽青年报》迎来第一所学生记者站。
    记者站成立之初,虽然只有60名同学正式成为《安徽青年报》的学生记者,但颍上实验小学副校长王永攀依然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小记者,要自信自强,增长知识见闻,深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小记者们很争气,在接过记者证的同时表示:从现在起要多多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笔去书写,记录下身边的点滴。
    很快,学生记者站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11年11月17日,颍上实验小学北校区阶梯教室里展开了一场小记者技能学习会。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采访技巧有哪些?掌握了这些新闻基础知识,小记者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愿,小记者之花在颍上实验小学这块沃土上越开越旺!
    2012年10月31日清晨,副校长王永攀带队、《安徽青年报》小记者站颍上分站站长冯辉和小记者们一行深入基层,来到了黄坝乡吕塘小学,通过采访的方式与农村孩子进行交流、接触,感受到了不同环境下的学习和生活。
    在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小记者们也不忘尊老、爱老。重阳节之际,40多名小记者走进慎城镇敬老院,采访了爷爷奶奶,并为他们表演歌唱、舞蹈、相声、讲故事,小书法家杨昌霖还敬献了书法作品呢,老人们乐开了花。
    最近,小记者们还加入了公益联盟的大军中。你瞧,颍上解放中路两侧多了许多清理墙壁、护栏、橱窗“牛皮癣”的身影,他们正忙得不亦乐乎。不仅如此,参观颍上污水处理厂、探访颍上明清苑和城市规划馆,小记者的身影“花开遍地”。
    这不,第一所学生记者站小记者们的热情将各地“点燃”,截至上学期,《安徽青年报》已在全省建立两百多所学生记者站。我们期待更多的学生加入小记者队伍,给我们注入新的力量,让我们的队伍更壮大、更优秀!

小记者X档案
    姓名:李木子
    学校:颍上县实验小学六(1)班
    采访技巧:在采访时要和被采访者拉近距离,问的问题也要细致,并且要层层追问。
    采访经历:参加公益者联盟,在大街上扫地,在墙上铲除小广告,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参加“寻找徽文化,发现家乡美”活动。
    采访故事:当被采访者回答不上来问题或拒绝接受采访时,我会害羞,怕自己说不好而放弃许多好机会。有一次,我在明   清苑附近看见一位爷爷,便问:“您知道明清苑吗?”爷爷说:“问吧!”我问:“老爷爷,您对这里印象如何?”结果老爷爷说他没进去过,唉!
    心得感悟:小记者并不那么容易当,要下很大功夫,不仅在口才上,体力也很关键,还要有极强的反应能力。当上小记者后,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不少,我很珍惜,很热爱!


    姓名:李小娴
    学校:颍上县实验小学六(4)班
    采访技巧:1.了解采访主题的基本内容。2.事先设计好问题,并预设对方可能的回答方向。3.注意聆听对方说话的内容,仔细记下来。
    采访经历:在敬老院看望老人、调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和环保工人一起扫大街。
    采访故事:在颍上明清苑采访游客时,因为游客对徽派建筑也不是很了解,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场面很尴尬。
    心得感悟:成为小记者后,我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只有多读书、多思考、多长见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我会在记者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姓名:黄晓萌
    学校:颍上县实验小学六(4)班
    采访技巧:采访时要学会察言观色,当被采访者不知道怎么回答时,要学会转移话题,还要学会巧妙发问。
    采访经历: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采访辛苦的环保工人。
    采访故事:有一次,被采访者来的时候,我本来准备好了提问的问题,可一紧张居然忘了,结结巴巴提问时,紧张放不开,真不好意思。
    心得感悟:要当好小记者,首先要有好思想,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过硬的文字表达能力。小记者要能发现、挖掘乃至争抢新闻,善于“听”别人说,准确深刻地理解;“说”给别人听,简洁明快,扣人心弦;“读”人家的文章,能快速抓住中心,提炼出中心;“写”文章给别人读,要条理通顺,直奔主题。


小记者在认真采访


小记者们专心致志在学习


勤劳的小记者在清理“牛皮癣”


敬业的小记者在采访农村学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