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小记者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弹指一挥间,小记者们活跃在全省各地,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从2009年11月26日,本报第一个扎根小学的学生记者站建立以来,小记者们的身影便闪耀在江淮大地。7年多来,他们走进教育厅、团省委,与厅长、书记面对面访谈,与作家以及主持人们亲密接触,和大记者一块采访活动现场,即时地传达活动信息……
一路且歌且行,我们用文字记录感动,用图片留住精彩。
“六一”来临,我们从本报开展的众多活动中,撷取精选片段,推举出“小记者站十大风云活动”,展现小记者风采,分享他们走过的成长旅程,一起来找找你的身影吧!
No.5 一起话农桑
当我们吃好早餐,开始一天精彩生活的同时,你会想到此时的农田里,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吗?碾机、板升、石磨、烘篮、棉纺车、水车,这些农具你认识吗?陶楼乡中心学校的学生记者担起责,来到长丰县陶楼乡农耕园里,他们的采访让我们了解到传统的农耕文化!
小记者们在农事体验园里观赏油菜花开。
No.6 礼让六尺巷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央视猴年春晚,赵薇这首《六尺巷》掀起一股关注热潮。小记者们一想到六尺巷就在安徽,便迫不及待地走访了这条古老的长巷,并有幸认识了大学士张英的后人——张耘,感受了“和”的魅力。
小记者们在桐城六尺巷合影。

No.7 名人馆会名人
访山访水容易,这寻找安徽的名人,究竟该往何处去呢?小记者来揭晓,当然是安徽名人馆啦!跟着小记者的步伐,我们一饱眼福,零距离接触安徽众多名人:周瑜、老子、曹操、华佗……他们可都是安徽人哦!
小记者参观安徽名人馆。

No.8 污水变清记
水,生命之源,它孕育生命、滋养万物。如果水被污染了,怎么办?小记者们来到颍上县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参观,亲眼目睹了生活污水经过层层处理最终变成清水的神奇过程。原来把污水变清水的功臣竟是一种活性污泥,专门“打败”水中的污染物。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人员的讲解不能错过。

No.9 初尝稻米香
古代江南的“四大米市”之一——芜湖,就坐落于安徽。关于稻米,有个不得不提的地方,那就是位于庐江县的中国稻米博物馆。小记者们在7000平方米的展厅里奔波采访,这里可汇集了中国乃至世界稻米的点点滴滴呢。
小记者在仔细了解稻米的种类。

No.10 探秘非遗园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实践出真知,让探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小记者为你解答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咱们的非遗园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记者走进合肥非遗园。

一、二、三,看镜头,yeah!

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活动因你们而精彩,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