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霞 小 J
魅力社团:合肥师范附小 合肥师范附小二小心理辅导中心
不开心?来“知心小屋”!有烦恼?找“知心小屋”!想倾诉?还是“知心小屋”!在合肥师范附小和合肥师范附小二小,说起“知心小屋”,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垂头丧气地进去,满脸笑颜地离开,“知心小屋”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
Part1:知心姐姐要预约
所谓的“知心小屋”,其实是合肥师范附小和合肥师范附小二小心理辅导中心的一角,说起心理辅导,同学们更愿意称呼“知心小屋”,因为这里还有知心姐姐和哥哥。
作为知心姐姐的刘燕老师,可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哩。她告诉我们:“孩子有情绪,很正常,我们要学会接纳,然后慢慢调控。”
比如,每一年的心理游园会上,合肥师范附小都会给学生先发一点钱,学生可在游园会里通过跳舞、唱歌等活动挣到更多的钱,再去“知心小屋”里消费。五(3)班的许肖晶还记得一种奇怪的图片:“叫做‘两可图’,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公主,表示心情好;反之看到的是老婆婆,则心情不好,很神奇!”
知心姐姐就是这么有魅力。瞧,合肥师范附小二小的知心姐姐姜芳老师还要预约呢!
二小的心理辅导中心有6个心理咨询师,20多个志愿者。每天中午,“知心小屋”都由一名心理咨询师和一名志愿者值班,分别负责倾听和做游戏。不过,想找知心姐姐哥哥们谈心,可是要提前一周预约哟。由于这里相当火爆,下周都已约满了哦。
Part2:烦恼走开,快乐留下
姜芳老师曾遇到一个孩子,厌学。在玩沙盘游戏时,他将一个帅气的卡通人物放在了拐角,背朝别人。游戏结束后,当姜老师问起那个帅气的玩偶时,孩子说玩偶像数学老师。
“为什么背朝着别人呢?”
“我不喜欢数学老师!”
原来孩子只是一次考试没考好,数学老师罚他抄写,还把试卷给了他妈妈。姜老师联系上这位数学老师,并将情况与老师沟通。数学老师、孩子妈妈和孩子三个人面对面进行了一次平等的交流,妈妈和老师都自我反省了,孩子也反省了自己。
正是心理辅导中心的相伴,华同学才在短时间内从妈妈车祸离世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失去妈妈的两周里,除了爸爸和奶奶,华同学不和任何人交流。他告诉奶奶背后有坏人跟踪,夜里还说梦话。得知情况后,姜老师邀请华同学和奶奶一起玩沙盘。几轮下来,姜老师轻声问孩子:“老师可以加入进来吗?”孩子只点头不说话。
姜老师一边拿玩具一边说:“这个玩具像我,偏胖。”孩子自言自语地说:“这个是公主,像妈妈,我想和妈妈去动物园看大象。”爸爸告诉姜老师,孩子每晚临睡前都会嘀咕妈妈答应自己去动物园的事没有做到。
听了姜老师的建议后,爸爸、奶奶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大象,拍了照片,回家后还找来妈妈的照片合成一张全家福。渐渐地,孩子情绪稳定了,他搂着全家福告诉姜老师:“爸爸说妈妈去了更好的地方,我开不开心,妈妈都知道。”
Part3:开心秘诀
合肥师范附小五(3)班金渝凯:
在“知心小屋”,我学会了24枚金币管理法。将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24枚金币,做个表格,每一小时一个格子。如果这一小时你做了有意义的事或很开心,就将格子涂成绿色;如果一小时只完成了一部分任务,就涂成黄色;要是一小时里什么也没干,涂成红色。
合肥师范附小五(3)班董乐文:
自从去了“知心小屋”的烦恼城,我开心多了。你可以将自己的烦恼写在纸条上贴在烦恼城里,其他的小朋友会来为你解答。有一次,我在纸上写道:爸爸妈妈对我要求太高,考96分他们都不满意。有小朋友给我解答:自己觉得分数高就好。我的生活比原来开心了。
学生们在玩沙盘游戏

相互倾听和理解

无敌风火轮游戏很过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