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端午节的味道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93期  总第20期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93期  下一期
端午节的味道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山市文峰学校六(3)班 齐 琦 日期:2016-06-07

     编前语:粽子又称“角黍”,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晋代以后,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报纸前的同学们,端午节到了,你们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快到了,左邻右舍们都开始忙碌起来了,母亲也一大早就去野外采了两株艾叶,插在门框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看到门框上的艾叶,我好奇地问道:“这艾叶为什么要插在门框上?”“艾叶是辟邪的,还有驱蚊的功效。今天是端午节,想吃粽子吗?”母亲微笑着看着我。我听了一蹦三尺高,终于可以吃到粽子了!
     母亲把去年备下的干箬叶、棕榈叶找了出来,放入水中浸泡,又把糯米洗净浸泡在温水中。大概过了2~3个小时,箬叶、棕榈叶已经在水中伸展着柔软的身体,糯米也泡得胀大了肚子。母亲滤掉糯米的水,加入了适量的盐和酱油,搅拌后放在一旁让它入味。然后从房梁上取下腊肉,把喷香的腊肉切成鲜红色的条条,看得我那个垂涎欲滴啊!
     该动手包粽子了!母亲随手拿起一片箬叶,把箬叶底部翻卷过来,卷成圆锥形,然后舀一小勺糯米倒入圆锥形底部,用勺子摊平,再夹一块腊肉塞进去,又用一大勺糯米把圆锥形的上面填满,最后将箬叶的顶部翻过来把粽子口封住,并用撕成绳子样的棕榈叶在粽子上绕个三四圈,捆紧了打上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母亲将包好了的粽子置入锅中,加水没过粽子,然后生火煮。十分钟、三十分钟、五十分钟……糯米的香味夹杂着箬叶的青气在空气中弥漫着,这香味就像小馋虫一样,钻得我心里痒痒的。“粽子熟了!”只听母亲一声吆喝,我便冲进厨房。也顾不上烫手了,我迅速解开绳结,翻开箬叶,一口咬下去,香滑软糯,还有点黏牙,再咬两口,香浓的火腿味更是美妙无比。
     每一年的端午节,我都能吃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那种奇特的味道充斥着我的整个童年。粽子里除了糯米的香味,箬叶的青气,还散发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母亲的味道。

指导老师  吴林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