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封面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有味”垃圾的环保之旅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巧克力 日期:2016-06-20 |
通 讯 员 胡萍萍 人类一天要产生多少垃圾呢?这些垃圾要怎么处理呢?日前,合肥市芙蓉小学的同学们就上了一堂有趣的环保课。“垃圾去哪儿了呢?”以前,同学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垃圾箱。”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转化过程,芙蓉小学按垃圾的“走向”安排了一堂环保教育课程。通过亲身体验,现在同学们的回答齐刷刷地改为:“去一个‘有味儿’的地方了!” 第一站 当车驶入第一站——合肥永清垃圾中转站时,一阵垃圾的腐臭味儿扑鼻而来,同学们连忙捂住鼻子,叫苦不迭。四(3)班朱涵彬感叹道:“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垃圾箱,足足可以装下三头大象!”这些大箱子接收了来自全市所有的日常垃圾,这些垃圾大部分在这里进行压缩和消毒,然后运到填埋厂或焚烧厂进行处理。仅参观当日,已有162车次、621.8吨垃圾被处理。 第二站 在肥东龙泉垃圾掩埋场,每天约2000吨垃圾被运送到这里,然后进行填埋处理。此次环保课的整个行程都伴随着刺鼻的臭味,大部分同学都是捂着鼻子或是戴着口罩,还有的同学忍受不了当场呕吐。气味不好闻,但掩埋场之大足以让前来的小伙伴们目瞪口呆。龙泉山的垃圾填埋场一眼望不到边,在里面作业的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玩具车。离得很远就能闻到垃圾腐烂散发的臭味,更别说身处其中了。而这里的环卫工人,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点赞! 第三站 当来到中节能合肥垃圾焚烧发电厂后,学生们的情绪缓和了不少,面对堪比“变形金刚”的巨型机械臂,大家都赞叹不已。在全玻璃密封的空间下,一处高约30米、长106米、宽24米的大型垃圾池,是这里的干湿分离区。近两万吨垃圾在这里先干湿分离,再自然发酵后被焚烧从而产生电能。“这么‘有味儿’的垃圾居然可以发电,环卫叔叔真了不起!”四(1)班汪慧敏如是说。而四(3)班李丽君是个科普小达人,她觉得:“其实垃圾焚烧发电厂也有很大的危害,焚烧时会产生‘二恶英’、废水和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危害极大。环境需要我们爱护,垃圾不能乱扔,我们应该去保护家园,别让垃圾无家可归。” 第四站 参观厨余垃圾处理厂是此次环保教育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号称最“有味儿”的。堆满厨余垃圾的仓库俨然一个巨大的沼气池,推门而入时,强烈的酸腐气息让大家直呼“辣眼睛”,纷纷避开表示难以忍受。在处理厂的科教中心,学生们了解到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过程,当看见被自己比作“呕吐物”的烂肉烂菜变成一包包“巧克力”状的化肥时,科教中心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听处理厂的叔叔介绍,城市中大型饭店的剩菜剩饭在这里集中回收,进行处理再利用变成有机肥料。顶着“有味儿”坚持完成全部环保课程的同学们均获盖“环保小卫士”奖章。 采访手记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