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吧,少年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99期  总第20期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99期  下一期
飞翔吧,少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晓霞 小 J 日期:2016-09-13

魅力社团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轮滑队
通 讯 员  余  伟


    放了学的下午,太阳缓缓落下,合肥师范附小三小(以下简称三小)的操场上,音乐正慢慢响起,城市中的喧嚣散去,少年们轻盈的身姿在操场上飞驰。他们被称之为“飞翔的少年”,在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们是谁?随小J一起走进三小轮滑队一探究竟吧!
    “轮滑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它集健身、竞技、娱乐、趣味、技巧、休闲于一身,在锻炼学生身体各项技能素质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勇气与合作精神。”余伟老师向小J介绍道。
    早在2012年,三小就成立了轮滑校队,并制作了轮滑校本课程。如今,三小轮滑队发展壮大,竞技速度轮滑队有30多名队员,自由花样轮滑队将近40名队员。他们之中有的学了几年,有的只学了几个月,但护膝、护肘、手套等工具一一不少,少年们全副武装,为的是把自己学过的动作展示出来。
    “胆怯、紧张、哭泣,或许这是每个队员都有过的经历。”余伟老师告诉小J,轮滑队训练很辛苦,竞技速度轮滑队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两个半小时,自由花样轮滑队每周训练四次,每次两小时,摔伤是经常的事儿。
    有一次,在轮滑课上,队员王元辰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地,疼得站不起来。老师悄悄走到他身边,微笑着说:“怎么?跌倒了?”“嗯。”王元辰无力地回答。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周围那么多人跌倒,但他们又爬起来了,做人就是要有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听了老师的话,王元辰咬咬牙,坚强地站了起来,奋力向前滑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刚刚结束的安徽省第四届速度轮滑(场地)锦标赛中,三小轮滑队的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凯旋归来,实现了两连冠哦。

画外音:
上小学前,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穿着轮滑鞋在路上自由驰骋时,我都非常羡慕。三小给了我机会,我参加了轮滑班。轮滑的团结、友爱、激情、速度、花样,给了我学轮滑的兴趣和意志,我就是轮滑少年!

易嘉悦

轮滑让我尝到了学习的酸甜苦辣,也使我真正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杨暮翛(xiāo)

我喜欢轮滑,也因此受到妈妈的埋怨。妈妈说:“女孩子家学什么轮滑,真受不了。”但我认为轮滑可以强身健体,是轮滑让我认识了坚持,是轮滑让我读懂了毅力!

褚  千


专心地听老师讲解


我们得冠军啦


我们要比赛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