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一年级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01期  总第20期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01期  下一期
不一样的一年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晓霞 小 米 巧克力 日期:2016-09-26

  “听哥哥姐姐们说,一年级的小学生,上课时,要小手背背后。在我们小水滴班,可没有这样的要求,我们上课都是围成一个圈圈,唱歌、画画、做游戏……”
    金钰萱,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万慈小学(以下简称万慈小学)的一名新生,这学期,她进入了小水滴班,开启了不一样的一年级之旅。
    “小水滴”班是该校实行“全课程”教学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首个“全课程”实验校,它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水滴”的一堂课
    小米和巧克力听后,赶忙跑来体验。
    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分成8个组,团结互助,围绕《小拇指的愿望》这首儿歌,开始了音乐、朗诵、美术等课程。
    首先,认字“闯关”。老师让6名学生分别上讲台,打开“神秘之门”,并大声读出后面的生字。“小火车开起来!”“咕噜咕噜开起来!”“火车头在哪里?”“在这里!”“这排火车开起来!”认完生字、词语后,老师带着学生们玩起了儿歌接龙游戏,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抢着举手表演。
    倾听完“小拇指”的愿望,“小水滴们”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愿望。课堂里笑声不断,没有一个孩子表现出不耐烦。

没有语文、数学的课堂
    没有语文课、数学课,只有两位老师包班,负责全班所有教学。课程变了,将曾经的一大摞教材,变成了内容丰富的绘本。现在,该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我上学了》,一本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数学欢乐谷》,这些绘本融合了阅读、美术、科学、戏剧等学科内容。
    一年级每个班级的后面,都设有一张办公桌,每个一年级班级都配备了两位“包班”老师。一位老师在教室前唱着儿歌,教学生认识生字,另一位老师在教室后边,观察全班孩子的反应及任课老师的课堂效果。不仅两位老师同在教室里上课,还有一位“课程观察员”,用相机默默记录着课堂上的一切。
    两名老师天天都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承包”了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课下生活。老师们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科知识“编织”在一起,让同学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家一样温暖、安全的教室,也给了同学们全方位的关怀与呵护。

全能老师大变身
    和蔼可亲的吴老师,是小水滴班的语文老师,今年,吴老师是第三次带一年级了。相对于前两次,今年对于吴老师,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全课程”教学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多多学习音乐、美术方面的技能,老师们纷纷变身全能英雄。每天下午放学后,小星星班、小云朵班和小水滴班,三个班的老师要坐在一起,反馈当天的上课情况,并研讨第二天的课程。
    采访过程中,“小水滴”金钰萱告诉巧克力:“我很喜欢这所学校,老师们字都写的很工整,这里的朋友比幼儿园多,我真是太幸福了。”另一名“小水滴”朱宸煜说:“我看过电视《我们开学了》,里面的小学生上课都是排排坐,我更喜欢我们学校。”
    整堂课,老师没有刻意要求纪律,让这些刚入学的小学生们尽情释放天性。吴老师说:“课堂上,我会以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各种教学互动都是寓教于乐,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学会团结。放学后,我们没有作业,主要是画画、编故事,或者孩子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由爸爸妈妈把故事写下来。”

课程“大拼盘”的由来
    面对这个全新的教学方式,一开始,爸爸妈妈们也有很多质疑。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们走进课堂,深深地感受到“全课程”教学的丰富内容。“全课程”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主题单元,把各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让一年级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爱上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范附小副校长赵俊表示,学校还在继续研究,如何扩大教室活动区域,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科学角、数学角。这一切都还在筹备中,学校会努力让孩子们觉得,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像家里一样温暖。
    “教无定法,我们力求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赵俊说道,“一年级没有考试,学校将在11月份开展无纸化测试,用游戏化闯关的形式,检测一年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