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未来和希望-少先队员代表本报学生记者追寻习总书记视察安徽足迹采访花絮
02版:飘扬的红领巾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02期  总第20期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02期  下一期
我们就是未来和希望-少先队员代表本报学生记者追寻习总书记视察安徽足迹采访花絮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6-10-10

    9月24日至25日,由团省委、少先队省工作委员会,团省委少年部、安徽青年报社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安徽崛起”主题实践活动拉开序幕,本报11名少先队员代表变身红领巾学生记者,沿着习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的足迹,走进金寨、小岗村、中国科技大学等地。
    两天的征途充实而快乐,学生记者们用文字与照片感受着家乡的发展变化,记录着安徽奋力崛起的历史进程。阳光下,学生记者们奔跑的身影和灿烂的笑容,仿佛在宣告:我们就是未来和希望!

学生记者采访花絮

叔叔的科技梦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内,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在每一张展图下都会驻足凝视,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勇敢地上前采访,原来叔叔来自合肥电子38研究所,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开发。当我问他为何对金寨情有独钟时,他沉寂良久后说:“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每当做科研遇到困难时,就会来看看这些烈士,希望自己在科技上报效祖国!”叔叔的话像小火苗一样点燃了我的心。

童牧天  

大记者采访小记者
    这次我很荣幸地被选为小记者代表接受安徽电视台大记者的采访,当问到我参观革命博物馆的感受时,我大声地回答:“我们不能忘怀这段历史,要永远传承红军精神!”这可是我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呢!

童牧天  

一次顺利的采访
    我仔细观察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内的参观者,很快锁定了一个目标,从他和旁人交谈的语气,我判断他就是我要采访的人!我紧跟在叔叔后面,等他一转头,我就见缝插针地问:“您好,我是安徽青年报的小记者,能采访您一下吗?”叔叔欣然答应了。很快,我和叔叔互动起来,采访完,感觉收获颇多。叔叔还夸我表现不错哦,很有成就感呢!

万博涵  

采访中的泪花
    这次采访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采访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里的讲解阿姨。当我问道:“您觉得红军的精神值得学习吗?”阿姨腼腆地说:“很值得。因为红军很伟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我爷爷也是一位伟大的红军,他用他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阿姨的眼眶里闪烁着泪花。

黄欣怡  

来自老爷爷的感动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展厅内人很多,我留意到一位胸前佩戴着党徽的老爷爷,他驻足停留在一幅画像前,目光里满是敬仰,画的内容是革命女同志张敏为保护其他同志亲手捂死亲骨肉。我鼓起勇气上前采访,老爷爷慈祥地一笑,说了两个字:“感动”。那一刻,我也感动极了。

朱沐阳子  

 “红色征途”之感悟
    走出六安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展厅的那一刻,我生出了一种感动,我知道,那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更是强国梦的萌芽!

朱沐阳子

    这次的“红色之旅”活动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山区人民艰苦且充满信念的生活,也让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环境更加珍惜。

吴婧祺 

    我很喜欢看报纸,通过这次活动,我切身体会到了新闻采访的辛苦。那一篇篇鲜活的新闻稿件的背后,是记者和编辑们的汗水。记者,这个“无冕之王”的称号,凝结着心血、汗水、智慧和执着,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万博涵  

     两天的行程让我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这片土地上抛洒热血,又有多少人在这片土地上带领着老百姓在谋求幸福。如今这片红色的热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我想大声地告诉身边的每一位同学: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幸福!

童牧天 

       追寻习总书记在安徽的足迹,我们的收获是满满的:接受了红色洗礼,感受了时代的变化,了解到科技和人才的重要。如今,我们要将先烈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科技,成为“六有”人才,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李泽钰  

学生记者采访大包干牵头人严金昌爷爷

第一次采访,有些羞涩呢!

咦?里面是什么?

我要用手机记录这一切!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代蕊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