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时的你每天在干什么?看书、打乒乓球、看电视、吃零食,或者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而和同龄人不一样,岳西县中洲小学三(4)班方兆伟,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爸爸的病床前,陪“植物人”爸爸“聊天”,鼓励他一定要坚强。
爸爸突发脑梗塞
原本跟着爸爸妈妈在温州上学的方兆伟,也是一名无忧无虑的小学生。爸爸在那里当驾驶员,给工厂开车送货,妈妈在方兆伟学校的食堂里打工,一家人的生活也是其乐融融。去年,方兆伟的姐姐考上了合肥师范学院,考虑到方兆伟今后的教育问题,妈妈便带着他回到了岳西老家,方兆伟也顺利开始了新的小学生活,方爸爸则留在温州继续打工。
今年的9月7日晚,方爸爸晕倒在温州租住的宿舍里,被老乡发现后,紧急送到医院,后诊断为突发性脑梗塞。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手术后,方爸爸基本上成了“植物人”。在温州治疗了一个星期后,9月14日,方爸爸回到家乡岳西县继续接受治疗;10月1日,又转至合肥的医院。面对昂贵的医药费,东拼西凑的十几万元很快用完了,方兆伟的妈妈不得不将方爸爸从合肥接回了老家。
现在,方兆伟一家住在学校附近的廉租房里,方妈妈一边照顾方爸爸,一边照顾方兆伟。方妈妈每天将做好的饭菜榨成汁,方兆伟便帮忙喂给爸爸。“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的。”方妈妈偷偷抹着眼泪。看着瘫痪在床的爸爸,方兆伟和妈妈一样,都不愿放弃。

用奖状“唤醒”爸爸
“爸爸,我现在学习很努力,你要快点好起来……”每天,方兆伟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爸爸的病床前,陪爸爸“聊天”。他给爸爸讲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故事,讲他对爸爸的爱与依恋,还有深深的期盼;有时候,他还会为爸爸跳上一支自己编的舞蹈。虽然爸爸没有任何回应,但他仍不厌其烦,日复一日,用爱鼓励爸爸一定要坚强。
这学期期中考试,方兆伟考得不错,还获得了“三好学生”奖状。当他拿着奖状给爸爸看时,没想到,爸爸的眼球竟然转动了起来,有了“笑意”。爸爸的好转,让方兆伟特别兴奋。
现在,爸爸不仅能用眼睛“说话”,用微笑跟人“打招呼”,有半边身体竟然也有了知觉,甚至还能够坐在轮椅上了。
每天除了陪爸爸聊天,晚饭后,方兆伟就趴在爸爸的身边写作业,时不时地询问爸爸要不要喝点水。“如果奖状能让爸爸康复,我会更加努力,得更多的奖状给爸爸看。”
方妈妈说,家里现在没有经济来源,等到过完年,她要出去打工养家。到时候,让年迈的方奶奶来帮忙照顾方爸爸。
“我最崇拜的人是周恩来总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医生,为更多的病人治病。”看着妈妈为了家里辛苦操劳,方兆伟在一旁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孝顺家人。

老师眼中的小兆伟
吴银琴是方兆伟的班主任老师,当小J问起方兆伟在学校的表现时,吴老师说:“小兆伟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平时在班里话不多,但是情感很丰富。因为个子高,在班里担任体育委员。他对班级事务特别热心,经常为班级做贡献。上课时专心听讲,做事情也很认真负责。小兆伟原先还是个很调皮的孩子,自从爸爸生病后,他学习上的劲头更足了。”
面对小J的采访,吴老师显得忧心忡忡。她摸着方兆伟的头说:“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孝敬父母。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勇于战胜它。同时,你要学会感恩,做一个对家庭有担当、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目前,小兆伟仍在正常进行着自己的学业,方爸爸的病情也在持续好转中。厚重的阴霾无法遮蔽方爸爸心头的阳光,因为儿子每天放学后的陪伴和与家人在一起时的温情,就是那束光,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