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十二岁那年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46期  总第20期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6期  下一期
十二岁那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12-25

十二岁那年
□铜陵市东方红小学  徐维林
1976年,我12岁。那时,小学是五年制的,教室里桌椅破旧,唯一的一盏白炽灯悬挂在黑板前,四周的窗户玻璃损坏殆尽,到了冬天只能用颜料纸来挡风……
那一年,我们的书包里永远都只是一两本薄薄的课本,几乎没有家庭作业。老师常说: “我们要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那一年,是物质极度匮乏的1976年,国家实行供给制,购买东西除了要钱外还需要票。如买米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买豆腐等副食品需要副食品票……每位家长都忙着工作,想方设法填饱孩子的肚子。懵懂的我们对于艰苦的环境没有多少概念,却把大把时间挥霍在玩乐上面。女孩子们喜欢跳皮筋、踢毽子、耍骨头子,而我们这群男孩子的玩法则更多了,打弹子、打陀螺、拍四角、玩火药枪……各种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外出砍柴、拾煤渣;上山采竹笋、打鸡爪菜;下河沟捉石蟹、摸河蚌等等都是我们经常干的事。山中的野葡萄、山里红、野草莓、糖老罐等各种野果都成了我们的美味。总之,只要是能吃的东西,我们是不会放过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快乐永远伴随着我们这帮无忧的少年。
那一年,共和国的三位缔造者相继逝世: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举国震动、全民哀悼。记得毛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在课堂上,老师说了一声:“毛主席逝世了。”说完,老师带头哭了起来,全班学生也放声痛哭,整个校园哭声震天,还有不少同学躺在地上,边打滚边痛哭。当然,那一天是无法正常上课了。
还是在那年,我们这帮孩子和大人第一次看到了电视。毛主席逝世后不久,铜矿俱乐部把三台珍贵的9寸黑白电视机贡献了出来,食堂里的超级大桌子在广场上叠放三层,三台电视机按不同方向摆放好,每天晚上播放。周边的男女老少都赶来看电视,场面非常壮观。播放的内容除了毛主席的追悼会外,我只记得还有一个叫《芒果之歌》的影片了。
那一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前夜,人心开始思变,人们也开始了解起外面的世界来。我们这群孩子,虽然贪玩,但对一切充满好奇心。外国人野蛮,有一种体育运动叫拳击,比赛时能把人打死,中国人文明,没有这项比赛,外国有一个叫超级市场的地方,那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等诸如此类的信息,我们总能听到大人在私底下聊着。
时光飞逝,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从前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12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我始终记忆犹新,无法忘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