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校园
科技月里有乾坤
教育机器人、别样“蓝天”梦、多肉大联欢、动物标本展、魔力种子……4月27日下午,在合肥市嘉和苑小学的操场上,12个科技展台,分布操场四周,一场主题为“科技筑梦·智探未来”的科技文化月拉开序幕。校园里充满灵感与创意,丰富多彩的科技体验,让学生、老师们过足了一把科技瘾。
□方 芳 朱惠惠
祝你一路“逆”风

“轰隆隆……轰隆隆……”在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一架歼十KT机和一架F3P特技3D机,盘旋在同学们的头顶上,并开始了它们的表演。翻滚、俯冲、圆周、筋斗、巡航……一整套真机动作漂亮的完成,现场嗨翻一片,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场赏心悦目的航模表演,出自于学校的航模社团。四(2)班的梅锦豪,是航模社团的成员,也是这次活动的小主持人。他兴奋地告诉小米,自己加入航模社团有半年时间,学到了不少科技知识。“我认识了飞机的种类,还有飞行原理。如果你也喜欢玩飞机,我会说:祝你一路逆风!”随后,他的同学周文博也笑着解释道:“因为飞机是逆风飞行的!”



留下你的大名
同饮淝河水,保护合肥母亲河!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那就请在横幅上签下你的大名吧!在“科技在行动+南淝河实践活动”展台前,不少同学,或跪着或趴在横幅上,写下他们的名字。
正在进行科普宣传的吴捷,是六(4)班的学生。在此之前,她曾和学校科技小组六十多名学生一起,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历时近三个月时间,通过学习、采访、问卷、专家报告、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方式,参与到南淝河生态调查的科技实践活动中。看,桌上叠放着的厚厚材料,有活动过程记录表、生物多样性调查记录表、水样检测试验报告单……这些都是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收获和见证。
“我们是动脑又动手,还利用竹竿、线和塑料杯,自制采水工具。”吴捷说,她通过亲身参与,既锻炼了科学活动的能力,又感受到了科技实践活动的魅力。


大、小学生齐上阵
活动现场,来自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两位大学生志愿者,为小学生介绍起剥制标本的特色和科学制作过程。看着栩栩如生的鸡、鸭、猫标本,同学们啧啧称奇。在感知科技魔力种子展台,不少同学席地而坐,用绿豆、红豆等植物种子和其他材料,当场制作出一幅作品。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精彩内容还多着呢!据了解,这次科技体验,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阶段,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策划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科技体验,从而营造人人都可参与的科技体验氛围,点燃全校师生的科技热情。
校长徐诗友表示,科技文化月是学校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项特色。“旨在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科学、感知科学、探索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