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告诉我们: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当我跟随学校组织的南京研学游,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犹记得当我们还没进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个矗立着的石像,此时我的心里如暴风雪侵蚀般寒冷。一个高达11米的雕像,远远地矗立在人与人之间:一个被凌辱的妇女,手似有力,又无力地拖着自己已经逝去的幼孩,她的丈夫被活埋了,孩子被杀害了,受辱的母亲眼泪也已干涸…… 进馆后,拐了个弯,看到了最令我触目惊心的“万人坑”,葬我中华同胞的“万人坑”!堆堆白骨,垒积成山。从骨型上看,有几岁的孩童,有十几岁的少年,有二十几岁的青年,还有放下武器的军人……有一具颅骨上,还有一个清晰的弹孔!他们有的俯,有的卧,有的直,有的仰,还有的侧……他们在呐喊,在呻吟,在嘶吼……似乎在提醒人们应该铭记这段不该被忘掉的历史。 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眼前突然战火弥漫,身边的百姓们一个个倒在枪林弹雨中,我们的同胞在任人宰割、屠杀……我的胸口突然一紧,第一次感到当时的中国人多么弱小、没有安全感。 经历了那次大屠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一刻也不敢停歇地努力着,前进着,为的就是给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华夏子孙重建安全感!安全感,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所以,我们只能努力! 其实,我们并不身处在一个安全的世界中,只是身处在一个安全的国家中。一个国家是一个人骄傲的资本,今天,我可以光荣地告诉每一个人:“我是一个中国国民,而不是从前那个被压迫的难民!” 今日的中国固然强,但是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我们只有不断努力,铭记南京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奋发图强,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指导老师 袁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