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致敬改革路
04版、05版:红领巾致敬改革路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77期  总第20期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7期  下一期
红领巾致敬改革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1-09

1978年,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犹如阵阵春风,在祖国的大地上翻开了新的一页。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我们的身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越来越强大,城市越来越美丽,沟通越来越便捷,环境越来越美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滋润。
为纪念和回顾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少先队员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激发他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安徽贡献力量的满腔热情。今年,本报共组织开展了18场形式多样的学生记者主题系列活动。
学生记者们走进高校、走进企业、走进图书馆、走进规划馆、走进农村……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记录家乡奋力崛起的历史进程,用实际行动向改革致敬!4月12日,在马鞍山市湖东路第二小学,有一场特别的座谈会正在举行。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湖东路二小建校40周年。学校特地邀请三位不同年代的教师代表,还有两队母子校友代表,一起向学生记者们分享了时代变化。
5月10日,本报联合定远县委宣传部,组织学生记者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看我定远72变”主题采访活动。同学们走进新区实验小学,感受校园的变化和教育的进步;走进定远县图书馆,在书籍的海洋里,品味文化的发展。

5月21日上午,本报联合凤阳教体局团委,组织凤阳县小岗学校的少先队员代表们,聆听“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爷爷讲改革故事,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寻访大包干研学游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家乡的变化!6月8日,本报联合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组织学生记者在合肥市莲花小学开展“纪念经开区建区25周年,看经开美丽校园建设”主题采访活动,总结合肥经开区在发展中的先进工作经验,以及在校园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育无国界。2018年,国家外国专家局评选出40位“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来自合肥学院的韩国籍教授赵诚惠,正是其中一位。7月4日,本报经开区的3位学生记者代表,带着众多疑问,走进赵教授的办公室,在面对面交流中,聆听赵教授与中国、中国教育及中国学生之间的故事。
开学了,书包是每一位同学的标配。书包里有书,有知识,有同学们成长的足迹,也有同伴间的包容互助。在爷爷奶奶看来,每一个时期的书包,都是有故事的、有秘密的,这些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金秋9月,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深业分校的同学们,以书包为媒,深入了解书包的发展故事。
凝神伫望/蒙城版图,
我那家乡的形状/她像青春阳光的少女/充满希望的遐想/
她真诚善良的血肉里/城区版图,
就是慈祥母亲的面庞/息息相融/深情守望
9月19日,来自本报蒙城县的14位学生记者,走进蒙城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近距离参观、了解蒙城的历史文化,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1978年适逢百年大旱,地裂心焦,山南公社小井庄生产队,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获前所未有之丰收,成为改革第一村。山南之风,吹遍肥西,吹向江淮两岸,与全省其他地方的“大包干”热流相汇合,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9月26日,本报山南学区中心校的学生记者,通过走进小井庄纪念馆,参观鑫文新型建材厂,举办主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一探藏在时光深处的最美家乡!照片无言。黑白,是历史瞬间的定格;彩色,是凤凰涅(niè)槃(pán)的炫目。9月29日,本报联合安庆市迎江区教育局,组织区31位学生记者代表,走进安庆市美术馆,参观“新时代新安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图片展活动。现场1200余张新老照片,客观展示安庆的城市变化和时代记忆,见证其铿锵有力的发展印记。学生记者驻足在一张张照片前,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在心愿墙上留下款款祝福,祈盼家乡越来越好,越来越美!美丽乡村欢乐多!在改革发展中,巢湖半汤附近的村落,已悄然变身“三瓜公社”。10月12日,本报巢湖市东风路小学的学生记者,走进这里实地采风,对话公社执行社长祖明明阿姨,学习南瓜电商村客服与运营模式,了解冬瓜村郁金香高地的花圃种植。大家一起解密“三瓜公社”如何让中国的乡村变成世界的奢侈品。

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迎来60周年华诞,中科大少年班也已走过40年光辉历程。10月21日,来自本报合肥市6所学校的学生记者代表们,走进科大:在校史馆,感受科大的历史和文化;在东区大礼堂,观看当代大学生社团RoboGame机器人大赛决赛;在少年班学院,了解小小少年的求学故事。中科大孺子牛雕塑、郭沫若广场、杨振宁铜像、钱学森铜像、樱花大道……学生记者们一路走,一路看,细嗅校园里的芬芳,品读发展中的科大!


10月26日,本报驻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的28位学生记者代表,走进霍邱县水利农耕文化展示馆,了解家乡农业和农村的古风貌、新变化;走进城市规划展示馆,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现有成就和未来发展;跟着柳编大师体验传统手艺,感受生态环保的人文神韵;对话农耕馆副馆长朱国新爷爷、霍邱县教育局黎志叔叔等人,在答疑释惑中,细品文明古蓼之清香。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记录人类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发展的载体。11月1日,本报联合明光市教体局和明光团市委,组织40位学生记者,先后走进明光市老图书馆、新图书馆,打开智慧书籍,寻找家乡发展的印记;走进明光规划馆,破解城市发展的密码,在实践中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72般变化。从一片岗冲之地到厂房林立,从“婴儿学步”到“年富力强”,改革开放以来的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汇聚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成为长丰县域经济的“火车头”,驱动着长丰北城不断跨越式发展。11月9日,本报长丰县的21位学生记者,先后走进双凤开发区管委会和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感受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科技强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突破。11月15日,本报芜湖市三山区的38位学生记者代表,先后走进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信义三山光伏生态产业园,亲身感受科技创新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11月23日,来自肥东县的学生记者代表走进长临河古镇,参观肥东一中校史馆,与剪纸大师牛家海爷爷畅聊古今,向肥东一中宋汝明校长积极发问。初冬的寒风挡不住学生记者们的热情,在一日的采风活动中,大家共同感受时代变迁下的肥东文化及教育的巨大变革。改革开放后互联网发展迅速,它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跨界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业态。芜湖的“三只松鼠”,可以说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12月7日,来自本报芜湖市镜湖区和芜湖县的学生记者代表,来到这里了解家乡新型品牌企业的发展,随后走进安徽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探究其中的神奇奥秘。
改革开放后互联网发展迅速,它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跨界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业态。芜湖的“三只松鼠”,可以说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12月7日,来自本报芜湖市镜湖区和芜湖县的学生记者代表,来到这里了解家乡新型品牌企业的发展,随后走进安徽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探究其中的神奇奥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