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230期  总第20期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0期  下一期
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0-11-06

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不是说笑
小学生甲:我爸爸说,人类以前是猴子。
小学生乙:真是笑话,怎么可能?
小学生甲:不是说笑,是真的。
小学生乙:那你爸爸以前住在哪个动物园?

 

为什么妈妈要偷看我的日记
巧克力姐姐:
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最近我一直很郁闷,因为我发现老妈偷看了我的日记,而且还不止一次!唉,是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看孩子的日记呢?我都长这么大了,连一点自己的隐私都没有,真是太悲哀了!巧克力姐姐,你能告诉我一个保护日记本的好办法吗?
烦恼投递人  王文轩    


王文轩:
你好,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这个问题很多孩子都碰到过,包括巧克力姐姐,可能因为“代沟”的原因,长大的你对妈妈越来越“金口难开”,现在社会这么复杂,你们又如此单纯,妈妈真心爱你,迫切想知道你的心理和生活现状,所以翻开了你的日记本,妈妈的做法确实有不对,她不该不尊重你的隐私,毕竟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有自己的小秘密、小心思都很正常。
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日记被爸爸妈妈偷看呢?巧克力姐姐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交流帖,就先拿几个高手的绝招和你分享一下吧。比如,每天都把日记本藏在不同的地方,或是另外写一本专供妈妈阅读的日记放在明处。这样的方法虽然有些麻烦,但既然有人实践过,应该会有一定效果吧。
但是,这些方法恐怕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却不能让你和妈妈之间重新建立信任。建议你和妈妈好好沟通一下,尽量保持冷静,告诉妈妈你的想法,不妨告诉她:“妈妈,我知道你关心我,但也应该尊重我的隐私,给我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要知道只有和孩子相互尊重,坦诚相待,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哦!”相信妈妈听了你的这些话,会改变她的做法的,因为当父母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尊重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同样会尊重她,这些道理他们都懂。
其实,大多数父母看孩子的日记,只是希望多了解你的生活和想法,你也要试着理解他们!你有没有想过,当你越来越多地把心事倾诉给日记本的时候,是不是正无意间忽略了这个一直关心着你的人。所以,当前你最重要的事不应该是保护好日记本,而是在保留自己空间的同时,也给妈妈多提供一些了解你的机会,让妈妈重拾对你的信任。要知道,任何方法都不如彼此信任更保险。最后,祝愿你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
巧克力姐姐    


那年12岁
拥抱“格格不入”
□怀宁县月山镇中心学校  刘  畅
六月某日,晚饭后和家人出去散步消食。日头初落,雨后的长街上路灯还未亮起,周遭显得有些暗淡,街道仅有人行道上的寥寥几人,也都急匆匆地往前赶去,我们沿着街边的积水慢慢走着,谈着些琐碎家常。
途中谈及即将步入初中的女儿,言语间照例是那番老三样:认真学习、保持身体健康,还有一定要和同学们好好相处。十二岁的女儿却一反常态地没有敷衍着点点头,而是微微踩着路边的积水,认真地问:“小毛她们会和我一个班吗?”小毛和几个小姑娘是女儿班上的小姐妹,如今步入初中,女儿独自来到县城读书,这几个小姐妹怕是难以再相伴学习。我正要直接对女儿说明其中缘由,抬眼却撞进女儿一双忐忑的眼,内藏着些茫然无措,这双眼看起来如此熟悉,和记忆中的某双眼眸霎那重合。脑海深处一股熟悉的无措感忽地漫上心头,将我拉进记忆中的某段过去。
那年十二岁,跟着妈妈身后,我走进这所陌生的学校。全新的桌椅,彼此熟稔的同学们,迟来的我在妈妈鼓励的目光中走进班级里,坐在仅剩的空位上,细细打量着这间即将伴随我度过三年初中时光的教室和周遭的同学们。桌椅都是不锈钢制的,桌面光滑平整,没有木头桌椅上坑坑洼洼的小洞。同学们彼此之间貌似都是熟识,早已扎堆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玩闹着。默默地将自己的书包慢慢放进桌位,我无声地垂下眼,心底第一次有些莫名地忐忑无措。
日子一天天过去,和周围的同学逐渐熟悉起来。但是那股情绪仍时不时地偷偷冒出头。是体育课双人合作时朋友们都默契地找好了搭档,是班干竞选时大家都默认推荐的班干人选,是同学们相约课后活动的熟稔。那股强烈的格格不入感,那些独自一人的时刻,不动声色地地占据了我整个初中的第一年,我的十二岁好像就这样过去了,这股格格不入感却如此深刻又强硬地镌刻进记忆里,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面对女儿时就迫不及待地从记忆深处探出头来。我看着女儿眼中忐忑无措,想起她刚刚告别相伴六年的同学们,要独自步入全新的生活。在几个月后的初中里,她也许也要独自踏进陌生的班级,看着彼此早已熟悉的同学们嬉戏打闹,带着一股强烈的格格不入感,忐忑地试图融入他们。
太阳彻底落下去了,悠忽间路灯亮起来了,橘黄的光线落在长街上,我望向不断向前延伸的明亮长街,想起我的十二岁,想起很多很多独自一人的场景,想起那时的忐忑与无措,想来想去,犹豫来犹豫去,总觉得自己和周遭格格不入,总觉得前面是路,但脚下却是黑的,勇气总是没攒够,迈步子时总怕踩坑摔了。那不仅存在于那时的十二岁,还存在于每一个感觉陌生而无措的日子里……随着视线的拉远,我第一次认真面对这股格格不入之感,过往的日子在眼前若隐若现,无论是第一次和朋友们合作完成小组任务,还是成功获得大多投票成为班干,还有日后认识更多的新伙伴,这一幕幕继而和这明亮的长街融为一体,温暖而充实地萦绕在心间。直到上一刻我还在试图躲避这股格格不入感,但再见这双眼时,我突然就释然了。我拉着女儿走在铺着花砖的人行道上,背对着匆匆前行的行人,想着该怎样向女儿解释。
格格不入并不坏,它有着很浓烈的孤单和个性,也是一种好状态,是一种野草闲花逢春生的自在。在我们人生的十二岁,十八岁,二十岁……每一个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陌生茫然的时刻,格格不入感都陪伴着我们。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与人相伴,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拥抱每一个感觉到格格不入的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