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社团
“农耕文化”进校园
□黄世凤 甘雪萍
魅力社团:长丰县北环小学苗趣小园种植社团
“来来来,请往这边看一看,瞧一瞧!”“苗趣小园种植大丰收啦!”“最新鲜的蔬菜,绝对自己种,绝对无公害,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近日,长丰县北环小学 “蔬菜摊”前热闹非凡,原来这是学校苗趣小园种植社团的团员们正在组织种植成果义卖活动。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学校苗趣小园种植社团喜迎丰收,翠油油的青菜、白胖胖的萝卜、一摞摞的香菜成垛地摆在爱心义卖活动点,一个个“小菜农”立在菜摊后架势十足为自己的蔬菜“代言”,过往家长们看着这些“娃娃”不由地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青少年了解、传承农耕文化,长丰县北环小学自2018年起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路径。
编撰校本教材
根据小学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北环小学精心编撰农耕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全套共五册。小学一年级初步认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认识粮食、蔬菜、水果、农具的外观形态;小学二年级深入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从生长到端上饭桌的漫长过程及传统农具的用途;小学三年级重在欣赏,包括田园诗歌、田园美文、农业谚语、农耕摄影等;小学四年级分区介绍,将农耕劳动器具和生活用具分为田间劳作区、场地劳作区、庭院劳作区、农家屋舍区四部分逐一展示说明;小学五、六年级亲身实践,设计香菜、胡萝卜、白菜、芹菜四种常见蔬菜的十二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体味生活。
布置农耕文化馆
北环小学农耕文化馆自2018年开始筹备,直到2020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馆内共有藏品300多件,对应四年级农耕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分四个区域进行展示。馆内藏品是由该校领导、师生广泛寻觅,或购买、或获赠得来,凝聚着该校广大师生共同的心血和努力,如农家屋舍区展示的雕花大床,是从周边一个即将拆迁的老房子中购买所得,该床年代久远,但结构完整、纹样完好,是该文化馆中的重要藏品之一,其他藏品如纺车、香案、升、木屐、墨斗、石磨现都已十分少见。
选拔小小讲解员
为充分发挥农耕文化馆的教育作用,2020年,北环小学从四年级各个班级中精心选拔了一批小小讲解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讲解员们的解说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讲解,同学们对校本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更加热爱。
建设劳动基地
为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认识世界、感悟生命,北环小学利用西南角的闲置空地约300平米,建起了蔬菜种植实践基地,并取名为“苗趣”,取意“妙趣横生”,希望学生们在此体验劳动的别样趣味,更希望他们犹如棵棵小苗一般快乐茁壮成长。按照每周活动安排,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在自己班级的种植基地里翻地、捡石子、播种、浇水、施肥、拔草、松土、间苗。蔬菜成熟后,学校还会组织义卖活动,收到的款项将作为下次购买菜种的资金来源。
据社团负责人介绍,长丰县北环小学坚持“以多彩体验,开启孩子美好生活之门”的办学思想,坚持“育德为先,质量为本,全面发展,个性突出”的办学目标,将学校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努力实现了“知行合一”,让学生感受农耕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及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2020年,北环小学成功成为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苗趣小园种植社团被评为合肥市中小学生优秀社团,相信在这里快乐成长的小团员们,不仅收获了秋天的果实,更收获了满满的农耕文化知识。

同学们在参观农耕文化馆

小小讲解员在介绍农耕文化

同学们在种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