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乡土课程勿缺乡土味 土色土香乡土课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54期  总第20期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54期  下一期
乡土课程勿缺乡土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5-04-27

本期话题
   北京市大华山中心小学学生大多是桃农子女,学校的院墙外就是万亩桃园。学校近期开展活动,把课堂搬进了桃园,让学生体验花海美景,激发写作灵感。桃子收获时,组织学生担任桃乡小导游,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而大桃的品种、销售、农药配比,都成为数学统计知识学习的应用素材。学校立足把本乡本土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课程,让桃子、豆塑、石画等乡土味十足的东西进入课堂。相关专家表示:“目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对于乡土课程的打造你怎么看?铜陵市东方红小学的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们有话说!

□通 讯 员  徐维林
  本报记者  汤应勤  巧克力
小伙伴们说
    五(2)班 朱玉涵:乡土课程的打造,既能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又能让大家近距离亲近大自然。好歹要知道美味的土豆长在哪儿吧!
    五(2)班 刘怡然: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我们可以在欣赏风景,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了解家乡文化,学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六(2)班 姚鉴非: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习,人就不容易感到疲倦。实践课本上的内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同学们能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辛苦。
    五(2)班  徐  悦:最近,我们学校也要编写一本乡土课程——《铜官山文化》,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家乡铜陵历史、家乡物产和家乡特色文化的课程。全校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高兴,纷纷讨论着家乡有什么特色文化值得编进教材里。
    六(1)班 汪辰昕:学习乡土文化,不是不务正业,而是学习比书本更重要的知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爸爸妈妈们说
    刘怡然的爸爸:小学生生性活泼,热爱大自然,渴望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希望了解更多的事物。通过开设乡土课程,介绍一些家乡文化和特色,并通过现场实地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增长很多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们还可以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姚鉴非的妈妈:乡土课程很接地气,贴近生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怎么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徐悦的爷爷和爸爸:铜陵市以“铜”闻名而立“市”,至今已有三千年铜采冶历史。新中国的第一炉水,第一块铜锭就产于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这都是乡土味里的自豪感,得让孩子们感受感受!
    汪辰昕的妈妈:现在的孩子接触乡土文化太少了,孩子整天就在家里看书,看电视,上网。甚至有孩子把猪当成牛了!因此,学习乡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还可以促进人类的科技进步,一举两得。
    朱玉涵的妈妈:把课堂搬进校园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形象、直观,孩子们更感兴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书本上面没有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光农村学校可以增加乡土课程,城市的学校也可以结合各校的实际,增设一些特色课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