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粹”遇上小学生 “小小主播”的读书之乐
03版:魅力社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28期  总第20期  2017年06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28期  下一期
当“国粹”遇上小学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7-06-05

当“国粹”遇上小学生
魅力社团:合肥市南门小学京剧社团


    神秘的京剧脸谱、漂亮的京剧戏服……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国粹”之一,其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令人心驰神往。
    自2012年以来,合肥市南门小学与安徽省徽京剧院达成协作,每周二下午安排京剧老师到学校来给京剧特色班的学生们上课,训练内容包括京剧的念白、唱腔、身段以及京剧知识和经典唱段的介绍。2015年6月,经学校和京剧院自主编排的特色京剧节目《自豪南小人》在合肥市第六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比赛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16年暑期,《自豪南小人》节目组赴美交流,让京剧国粹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几年的时间,京剧特色班的学生们不仅能说出有关京剧知识的子丑寅卯,经典京剧唱段更是人人张口就来,字正腔圆的演唱,时常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赏,使南小校园充满了京剧艺术的勃勃生机与坚强活力。通过近五年的成长,咱们的京剧特色班已从班级社团变成了校级社团,人数也经过选拔“浓缩”成了20人。说起南小京剧特色班,感受最深的就是班主任王静婷老师,与京剧院合作也是她的主意。一年级时,王老师号召全班62名同学一起学习京剧。“一开始,他们都是怯生生的,通过这几年京剧的学习,所有的同学都变得自信起来。学习京剧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更是对他们个性的培养。”
    “在学习之余,我们还对京剧表演进行了创新。”据王老师介绍,在和京剧老师商量后,学校决定在样板戏《红灯记》的开场中加入轮滑表演,这种京剧出场方式你见过吗?敬请关注我们京剧特色班近期的比赛吧!

我要说
    徐昊晨:去年暑假我有幸去美国参加演出,我感觉非常的自豪。我的角色需要扎靠,我觉得特别的疼,在台上的时候,快坚持不下去了。突然想起我扎着四面旗的画面,威风凛凛,有一种大将军威,这点疼也不算什么了。
    涂明宇:作为男生,我觉得压腿和劈叉真的太难了!我现在经常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练瑜伽,好在老师对我们男生的要求也松一些。


    李飞宇:最难的当然是学新曲子,要注意唱腔和音韵。妈妈唱歌很好听,我没有遗传到,她会自己先学然后指导我。
    张米洁:看男生压腿真的很搞笑,但我演战士时比男生缺了点勇敢。每次唱一个新角色我都会上网查资料,研究角色特点,这是我的小秘诀!
    南门小学校长费广海:从一点一滴发掘孩子们的自身潜能,让孩子们在活动参与中学会“互动分享,团结协作,友好谦让”,成为学校的主人、舞台的中心。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想要的快乐,尽可能给他们体验快乐的机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