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社团:合肥市胜利路小学面塑社团
面塑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也是常说的捏面人。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胜利路小学色彩华丽悦目的传统面塑课程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一个个跃跃欲试。同学们、爸爸妈妈们、老师们都反响热烈,积极参与。

胜利路小学面塑社团现在有近40位学员,主要由2至5年级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由“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糖画、面塑非物质遗产传人张云萍老师来授课指导。每周二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面塑社团的小学员们,就在张老师的带领下,传承这一民间技艺。

社团成员郝姿寒觉得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一个就是面塑,猜想面塑一定特别好玩,就报名参加了。活动开始的那天,她来到做面塑的教室,里面人可多了,她找到位子坐下来,这时面塑老师先是做了示范,一点点做给他们看。“等到我们自己做的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赶紧摆好工具,按照老师说的做了起来。我先把白色的面团揉圆,再用剪刀剪出两个耳朵,然后把红眼睛粘上去,最后再给小白兔捏出一个三瓣嘴,瞧,多可爱的小兔子啊!”
再看看其他小“手艺人”怎么说的吧
宋界儒:在学面塑之前,我一直好奇面塑到底是做什么的?不过现在我已经是学校面塑社团的成员之一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会用面塑做青蛙、荷花、小白兔……只要我认真学,还会做更多的面塑呢!每次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各种面塑小玩意儿,心里就美滋滋的!
周恬晨:我觉得面塑很有意思,把一团面在手里捏一捏、揉一揉,一个好玩的东西就完成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力,捏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面塑老师很亲切,面对我们这群第一次接触面塑的学生,她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刚开始学习面塑的时候,我们都是按老师说的一步一步做,后来,我们渐渐掌握了一些方法,熟能生巧,开始自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