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舌尖上的童年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44期  总第20期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4期  下一期
舌尖上的童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合肥市虹桥小学 孙 莉 日期:2017-12-12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孩子,在田野中奔跑,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一年四季中处处有我们可品可尝的美食。
当春姑娘来到我们身边,路边的茅茅针就已经悄悄地钻出来,立在那里。茅茅针是茅草身上长出来的一种美食,像一根绿缨枪立在茅草叶的中间。用手轻轻往上一抵,肚子圆滚滚,尾部尖尖的茅茅针就出来了。剥开绿色的外皮,就可以看到长长的、白中泛绿的茅茅针肉。我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甜丝丝的,嚼劲十足。每天上学、放学路上、路边总能看到我们蹲在路边抵茅茅针的身影。茅茅针老了以后,在路边随风摇曳着,变成路边的一道风景。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美食花样最多的时候。
麦子即将成熟时,桑葚也渐渐涨红了脸。一个个小桑果犹如蚕茧挂在枝头上,红得发紫的那是完全成熟的桑葚。站在树底下,伸手就可以摘到,边摘边往嘴里送,一会儿,舌头、嘴唇、双手就都染成紫色的了。
麦穗刚刚变黄时,是吃麦仁最好的时机。背着书包,走在田间地头,摘下麦穗放在手掌心,两只手用力地反复搓,一会儿,大部分麦粒和外壳就分离开来。轻轻一吹,那麦穗壳从手中飘下。看着一手绿莹莹的麦粒,舔进嘴里,满满的麦香味,嚼劲十足。一路走,一路吃,快活极了。
麦收过后,高高的棠柳树变得枝繁叶茂,等小棠柳的颜色绿中带黄的时候,摸在手中感觉软软的,就可以吃了。男孩子会像只猴子一样,敏捷地爬到树上,摘下一簇簇棠柳往下扔。我们则低着头马不停蹄地在树下捡,不一会儿,就堆成一座小山。捡的时候,我们还不时地塞到嘴里。听到学校的预备铃声响起,男孩子赶紧下树。我们按照数量,平均分配,然后将分到的棠柳装进书包,向学校跑去。
秋姑娘轻轻一挥手,果实累累的秋天就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
不必说那随风翻飞的稻浪,不必说那咧嘴傻笑的玉米,也不必说节节高的芝麻,单是藏在土里的花生和红薯就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花生成熟的稍微要早一些。成熟的花生你是看不到的,必须将它连根拔起才能见分晓。拔花生也是有学问的,弯下腰,将花生蔓拢在一起,用力往上一提,花生就会连根拔起,你会看到一个个花生坠在花生根部,像一颗颗倒挂的铃铛,甚是喜人!花生要挑“饱经风霜”的吃,掰开麻房子,露出红帐子,塞到嘴里,白色的花生浆让你唇齿留香。
寒冷的冬天来了,秋天丰收的红薯就是我们一冬天的美食。
秋天的红薯收获以后,一分为三:一份被晒成红薯干;一份被埋在地窖里;还有一份是个头稍微小一点的放在阳光下晒着,一个星期之后,饱满的红薯就变得蔫了。别看模样长得不好看,煮出来的红薯可是甜的齁人,舌尖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被甜味浸透了。
煮红薯好吃,烤红薯更让我们欲罢不能。妈妈每次做完早饭,总会在灶底放两个红薯。等我们放学回家,冲进厨房,迫不及待地扒开灶里的草灰,被灶火烤熟的红薯还热乎乎的,剥开红薯皮,一股香味飘进鼻子。甜甜香香的味道比现在大街上卖的烤红薯好吃多了。
白色、红色、紫色、黄色,甜的、酸的、香的……色彩斑斓,味味俱全。很多年后,我还时常回忆起那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美味,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让我们贫瘠的童年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有声有色。
(孙莉,女,合肥市虹桥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宿州市“教坛新星”、宿州市“师德标兵”、合肥市“美德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庐阳区“教学能手”、安徽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6年参加全国第二届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执教课例《蜗牛的奖杯》得到崔峦先生的高度评价。撰写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