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米粒的一生 □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小学六(1)班 汪茗洋 “脱去黄金袍,露出白玉体,身子比豆小,名字有三尺。”聪明的你知道这是谁吗?没错,就是我——米粒! 我是一粒米,一粒普通而平凡的米,4月的某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可农民伯伯们却全然不顾,把我的前身——稻种撒在了地里,我躺在柔软的土地上,看着浑身湿透的农民伯伯对我露出慈祥的笑,心里很是感动,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快快长大,不辜负农民伯伯对我的期望。 渐渐地,我从泥土里探出了头,看到了这美丽的世界:湛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飞翔的鸟雀,我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还认识了许多兄弟姐妹,我和他们一起聊天,嬉戏,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可好景不长,随着我们逐渐高挑起来,家园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杂草,他们抢我们的食物,占我们的地盘,许多兄弟姐妹们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就在这危急关头,农民伯伯来了,他们带着药水,全副武装,如一位位英勇高大的战士,很快杂草们枯黄下去,危机解除了,看着我们重新在微风下摇曳的样子,农民伯伯也松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间,两个月已经过去,我们长大了许多,再也不是从前那株小嫩苗了,身经百战的我们身材高挑,沐浴着阳光,正茁壮成长。当然,农民伯伯功不可没,在我们被害虫伤害时,他没日没夜地为我们捉虫,当我们饱受干旱困扰时,他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浇水。现在正值6月,1年中最热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我光看着就觉得难以忍受,可农民伯伯却顶着烈日来给我们施肥,他的后背被太阳晒得脱了一层皮,触目惊心的痕迹令我记忆犹新。 8月的一个清晨,我离开了稻田,脱去了金黄的外衣,摇身一变成为了白生生的米粒, 在农民伯伯的目送下,我乘车离开了农村,来到了车水马龙的城市。 我被一个厨师模样的人放进了蒸锅后,激动地一蹦三尺高,终于可以成为米饭了!在高温下,我一声不吭,咬紧牙关,默默忍受,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自己胖了许多,我知道,我成为了米饭。 正当我感叹着我完美的外貌开始为接下来的旅途做准备时,我被端上了餐桌,客人是个小学生,他吃饭狼吞虎咽撒了一桌,随着一阵翻天覆地的转动,我周围不再是其他米粒,而是一望无际的桌布,我掉在了桌子上,我是多么希望他拾起我呀,可他却只给我留下了一个冷漠的背影。 服务生把我和其他落在桌上的米粒粗鲁地扔进了垃圾桶,我叫着喊着骂着,可却没有人愿意搭理我,我环顾四周,周围都是菜叶、水果等垃圾,想必他们和我一样,都是被浪费的,垃圾桶盖缓缓被合上了,我心中的最后一丝光也灭了,“哎!农民伯伯,我对不起你啊,你辛辛苦苦养育我,可我却没有发挥丝毫作用,到头来反倒成了一个垃圾。”我自嘲地笑了笑:“也是,有谁会在乎我,在乎一粒毫不起眼的米饭呢?”我望着高高的桶盖,缓缓闭上了眼睛。 指导老师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