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假牛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267期  总第20期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7期  下一期
冒牌假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1-11-25

世界真奇妙
冒牌假牛
□黄世凤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不是真正的牛,却打着牛的幌子来迷惑别人?比如蜗牛、天牛……这些一眼能看出来的“牛”当然不算数!小米姐姐告诉你们,还有一些牛,外表和名字都足够令你迷惑,本期就让我们看一看那些顶着牛名的“冒牌假牛”。

犀牛:角长在鼻子附近
犀牛,虽然长着近似牛的粗壮身材,但说起来跟牛的差别还是蛮大的。首先是涉及分类标准的趾头数量:犀牛属于奇蹄目,趾头数量是奇数,有3个;鲸偶蹄目的牛,趾头数量是偶数,4个,当然,因为左右两侧的极度退化,所以从外观上看是2个。
如果觉得低头数脚趾头麻烦,也可以看角的位置:犀牛中有些种类是2个角,有些是1个角,但无论单角还是双角,角的位置都在头部前端,大约口鼻的位置上,且双角明显一大一小,前后排列,朝天长。牛角,长在头顶或头顶左右两侧靠上的地方,两边大小一样,角要么弯曲,要么呈一定倾斜的角度。
除了头和脚这显而易见的,身体内部结构也有明显不同。
犀牛和人一样只有1个胃,牛则有4个胃,可以反刍。
犀牛角与骨骼无关,而是表皮钙化后的角质物,成分是和人指甲一样的角蛋白。牛角则由骨心和角质鞘组成,是实实在在从额骨上长出的。


犀牛(图来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麝牛:能分泌香味的“羊”
麝牛是牛的同科科员,两者都属于鲸偶蹄目牛科,只不过麝牛属于羚亚科,牛属于牛亚科。
从血缘上说,麝牛和山羊、绵羊的关系较近,全世界只有1种,生活在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是生活区域最靠北的牛科动物,它的角是从头顶上方长出,而不像牛属动物那样长在两侧。
此外,麝牛的尾巴不超过10厘米,被又长又厚又密的毛发掩盖很难看到,也是和牛的显著区别。
抛开骨骼形态,身体机能也可以将麝牛和牛区分。麝牛之所以叫麝牛,是因为眼睛附近长有能分泌气味的腺体,可以用来标记领地,有点类似于麝科动物分泌的麝香,只不过当麝牛一次性分泌过多时,香味就变成了臭味。
牛身上除了汗腺和排放大小便的地方外,找不到可以释放气味的腺体,不论香味还是臭味。
麝牛群居生活,群体分成两类,一类由雌性和幼崽组成,另一类则是单身雄性,当遇到食肉动物攻击时,两个群体会迅速合并,然后组成一个三层的防护阵型,小麝牛在最里面,母麝牛在中间,体重可达1吨的雄麝牛会肩并肩角并角地站在最外层,共同御敌。


麝牛(图来自科学动物园节目)


羚牛:六不像
和麝牛一样,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缅甸、不丹、印度等国的羚牛同样是绵羊的近亲,同样属于鲸偶蹄目牛科羚亚科。
根据最新的研究,羚牛属的四个亚种现在全部为独立物种,即:四川羚牛、秦岭羚牛、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
羚牛平均体长1.7~2.2米,体重250~600公斤,属大中型牛科动物,鼻子呈拱形、嘴巴下方长有类似山羊的长毛,不同亚种在毛色上有较大差异,大致有黑褐、金黄、灰等几大类。
羚牛头上长有一对先向外再向后最后再朝上的角,看起来就像拧着的麻花,所以也叫扭角羚。
羚牛背部肌肉高高隆起,看上去像棕熊;粗壮的四肢像牛;脸像鹿、角像角马、尾像山羊,后腿的弯曲程度则和斑鬣狗差不多,故俗称“六不像”。
因为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再加上近些年保护措施得当,一些地方的羚牛数量快速增加,这本来是好事,却影响了国宝大熊猫的生存。
因为羚牛喜欢在树上蹭角,很多树木因为被蹭掉了树皮,最后枯萎而死,有些甚至被直接撞倒,这导致大量倒木的出现,这是熊猫非常不喜欢的环境,它们不得不到海拔更高,食物更稀少的地方去生存。
羚牛数量多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再一次揭示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只有所有物种的数量都在可控范围内,大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上面所列举的3种动物中,除犀牛外,其余都是牛的同科成员。按照最新标准:牛科分成牛亚科和羚亚科等7个亚科。有意思的是,就像有些叫牛的不是牛一样,也并非所有名为XX羚的都是羚亚科,例如体重可达1吨的德氏大羚羊和牛的关系就比和羚羊近,属于牛亚科中的林羚族。

羚牛(图来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德氏大羚羊(图来自Knowpia百科)
自然界中,类似这种托名为某类动物的“冒牌货”还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冒牌货”动物呢?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蝌蚪五线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