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尧:圆梦机器人 谍报员
05版:非一般童年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73期  总第20期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73期  下一期
张子尧:圆梦机器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12-23

我行我秀
张子尧:圆梦机器人
学校班级:潜山市梅城小学六(8)班
人生格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所获奖项: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烟台锦标赛MakeX Starter零碳行动赛项二等奖

从小我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三年级的时候,爸爸送给我一个智能语音机器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悟空”。闲暇时间,我可以随时和“悟空”对话,让它唱歌、跳舞或进行各种功夫表演。在和“悟空”快乐相伴的日子里,一个梦想的种子也在我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我想自己做一个比“悟空”更高级的机器人。但我知道,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要想自己制作机器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的延时服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我当然首选机器人兴趣班了!学习班上,我用乐高积木按照老师编写的程序搭建机器人,和同学们相互交流,从中明白了杠杆、齿轮等机械原理,看到自己搭建的机器人能按照编程完成相应的动作,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自己学习编写程序。没想到,“看花容易绣花难”,面对复杂的编程,我有点一筹莫展了,心里开始打起“退堂鼓”来。细心的老师看出了端倪,他鼓励我说:“编程是制作机器人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只有通过这一关才能顺利‘入门’。”老师的一席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我在心里问自己:你不是有机器人的梦想吗?那便化梦想为动力吧。于是,我一咬牙,决定继续学习编程。在后来的时间里,我不仅在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知识、演示,还勤于动脑记、动手操作,不懂的地方就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6月,我和同学组队到山东烟台参加了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烟台锦标赛MakeX Starter零碳行动赛项,最终我们荣获了二等奖。当我捧着奖杯和证书的时候,感觉当初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未来,我还会继续学习机器人制作,我的最新愿望是制作出更高级的智能机器人去服务不同的人群,方便人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教师寄语:
每一滴汗水都是未来的种子,努力学习,定能让梦想开花!(刘娥飞)
家长寄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你勇攀科学高峰。

张子尧在比赛中

获奖展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