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为赛作为
从“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从“嫦娥”揽月到“天问”奔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学技术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国家民族的崛起,也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6月9日,来自合肥市梦园小学教育集团文曲路学校的十余名学生记者打卡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称“赛为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赛为智能携手合肥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合肥市高新区长宁中心复兴社区共同为小记者们组织了一次魅力科技之旅。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长宁社区服务中心首届11个微创投项目之一。值此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所在社区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无穷魅力,激发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黄世凤 朱惠惠
主办单位 安徽青年报社
合肥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合肥市高新区长宁中心复兴社区
参与学校 合肥市梦园小学教育集团文曲路学校
学生记者 崔锦澄 李文静 程宇凡 王啸林
徐婉茹 祝梓婕等

竖起大拇指
一进入赛为智能的大厅,学生记者就被眼前“赛作为,为赛为有为;为富强,强中华更强”的标语所吸引,“秉承‘科技报国’”的发展愿景的赛为,致力于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军民两用型无人机、机器人、轨道交通、人脸识别等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技术居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听着解说员杨淑莹阿姨的介绍,刚刚还期盼着去无人机展厅先睹为快的学生记者立马对赛为智能肃然起敬。
之后,在杨阿姨的带领下,学生参观了党建工作室,这里红色元素浓厚,墙上的图片和陈列柜里的实物无不展示着赛为智能这些年来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满满一柜子的奖杯、奖牌和证书,这已经让学生记者崔锦澄为赛为智能取得的成就和科研成果赞叹不已。
解锁新体验
“哇,是无人机!”在初步了解了赛为智能的发展历程后,随后学生记者来到无人机展厅,近距离感受了高科技产品。“阿姨,驾驶无人机需要驾照么?”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五花八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解说员杨阿姨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告诉他们驾驶无人机也是需要有驾照的,还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无人机的类型、使用范围等,学生记者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和欢呼声。
在无人机模拟驾驶展厅,看过杨阿姨对无人机的模拟操控后,学生记者摩拳擦掌,纷纷表示也想亲自操控。随后,每个人都体验了一把操纵无人机的快感。“这些无人机真是太神奇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也发明出不一样的无人机!”学生记者徐婉茹在模拟驾驶无人机后激动地说。
“我每天都坐地铁,原来地铁调度中心是这样的。”参观完无人机展厅,学生记者李文静来到轨道交通展区,解说员阿姨杨娜娜介绍:“赛为智能研发的车载乘客信息系统,让乘客可获得全方位的线路运营信息以及资讯服务,让司机可通过驾驶室的触摸显示屏任意选择列车内的监控视频进行监视”,看着眼前这个根据合肥地铁搭建的一比一的仿真模型,学生记者们禁不住感叹:“如今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与高科技、智能化密不可分。”
种下科技梦
参观展厅后,学生记者采访了赛为副总裁兼党支部书记陈金红阿姨。“作为省内无人机领域的龙头企业,赛为智能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利用无人机进行了升旗仪式。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不知道赛为智能会不会有新创举?”做足功课的学生记者何博轩一提问,就让陈阿姨赞不绝口,对于问题答案,陈阿姨只说了有新举措,但对于以何种形式庆贺暂时保密,那就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在疫情防控期间,赛为智能有哪些作为?”心系疫情的学生记者程宇凡这样问。陈阿姨介绍道:“为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赛为智能向政府捐赠价值180余万元的空中消毒无人机、人脸识别设备、疫情监控平台等人工智能产品;还向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NDMA)捐赠5架总价值20万元的防疫灭蝗无人机,用于支援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蝗灾治理。”同时,向辖区联盟单位复兴社区捐赠口罩2000个、酒精50斤、体温计2只,10箱方便面等各类防疫物资,保障辖区社居委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后勤需求。”陈阿姨的回答,让学生记者再一次感受到了智能化生产的巨大魅力,真正体会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终极目标,就像陈阿姨说的那样“希望这些高科技产品能给他们带来科技的力量与惊喜,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探索新鲜事物的强大动力!让孩子们拥有一颗爱好科技、向往科学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