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知多少
05版:百科万花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99期  总第20期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9期  下一期
立冬知多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5-11-10

立冬知多少
11月7日,2025年的立冬如约而至。立冬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寒冷冰冻过渡。立冬时节,民间有哪些习俗?饮食起居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立冬”吧。

1.节气含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条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表示一个周期的结束,本义是终结的“终”。周朝的金文开始,“冬”字字形既表示终结的“终”,也表示冬天的“冬”。“冬”就是一年结束时最冷的那段时间,也是一年生植物生命周期终结的时候。战国时期各国形成的“古六历”都是四分历,起初大约只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后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古人创立了二十四节气。约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天气与物候的对应。

2.三候特征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此时水已经能够结成冰。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水的形态开始发生变化。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土壤中的水分逐渐结冰,土地变得坚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雉类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这是古人基于观察和想象得出的一种说法,认为雉鸟在立冬后会变成大蛤。

3.传统习俗
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祭祀: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囤菜腌菜:立冬前后,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囤积上百斤乃至几百斤的大白菜,用大水缸腌制,酸白菜到现在都是北方人百吃不厌的冬令菜。
吃饺子: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吃涮羊肉:具有温补之效的羊肉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涮羊肉时还可以配一点菠菜、白菜、莲藕这样的蔬菜用来平衡羊肉的湿热特性。


4.俗语农谚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意思是如果立冬这天是晴天,那么接下来的冬季雨水少,基本多以晴天为主;相反,如果立冬这天出现降雨,那就说明接下来的冬季降雨将会比较频繁。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如果立冬这天有雨,这个冬季就有可能会阴雨连绵,比较潮湿寒冷,对于农作物的储存和生长有一定影响;如果立冬这天无雨,来年春天有可能会干旱,需要提前做好防旱措施。
“立冬晴,主多鱼”,这里的“鱼”并非指真正的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是“余”的谐音,常用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


5.文学创作
立冬
唐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
明 王穉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传统节气流传下来的习俗或谚语,不仅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