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蓼溢清香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70期  总第20期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0期  下一期
文明古蓼溢清香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8-11-21

□方  芳  汤应勤
  主办单位  霍邱县教育局  共青团霍邱县委
  参与学校  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你传承着华夏的文明以古蓼记载,你繁衍着皋陶的传人在大别山脉,那洪武传说讴歌先祖的恩泽,大业陂镌刻着孙叔敖的功德。啊,霍邱,美丽富饶,饮誉长淮……”一首《霍邱之歌》,唱出霍邱人对家乡的热爱。改革开放40年来,有着蓼城之称的霍邱,展示出一幅幅美好画卷。10月26日,本报驻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的28位学生记者代表,走进霍邱县水利农耕文化展示馆,了解家乡农业和农村的古风貌、新变化;走进城市规划展示馆,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现有成就和未来发展;跟着柳编大师体验传统手艺,感受生态环保的人文神韵;对话农耕馆副馆长朱国新爷爷、霍邱县教育局黎志叔叔等人,在答疑释惑中,细品文明古蓼之清香。


品文物风韵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看我霍邱72变”,活动第一站,学生记者们来到霍邱县水利农耕文化展示馆。这里有近6000件(张)历史文物、农具实物、雕塑造型及图片文字载体,陈列了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传统农具、水利灌溉设备、食物加工等农耕用品,展现了霍邱民俗和农耕文化,见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变迁。
风车、筛箩、小斗、吊桶、犁耙、铡刀、碾子……这些传统农具,激起了学生记者们的兴趣。学生记者吴蕾最喜欢临淮泥塑,一个个用泥士做的小人,栩栩如生,可爱极了。“这里的好多物件,我都没见过,这个又是什么?”看着圆形展示台上的“那只大水桶”,童可馨和沈莘岚充满了好奇。“这是藟(lěi),用于谷物脱壳,它可有些年头了,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见过呢!”有了讲解员李晴阿姨的热情引导和生动解说,学生记者们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根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以树根为材料,随根就行,象形取意。“大家看这组‘黄鼬夜巡’,这一溜排的展品,造型是不是像黄鼠狼?它们大小不一,就像黄鼠狼爸爸妈妈,带着小黄鼠狼出去觅食。或者大家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编个不一样的故事。”在李晴阿姨的引导下,学生记者们边看边思考。

学生态柳编
霍邱人民不仅有智慧,还心灵手巧呢!在生态柳编展区,学生记者们跟着两位阿姨学起柳编技巧。“这个柳条挺硬的,摸起来有点像钢丝。”孙玉明拿起几根柳条,编织起来。“我知道咱们霍邱的柳编很有名气,可学起来真的好难呀!”“哎,你学会了吗?”“阿姨,你再教教我吧!”活动现场,不时传来这些声音,只见学生记者们人手几根柳条,正铆着劲学着编呢!
两位教授柳编的阿姨来自安徽新意工艺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王大亮叔叔说,大家手里的柳条,已经提前放水里浸泡过一天了。不浸泡,编织起来就容易断。王大亮叔叔还向学生记者们介绍了霍邱柳编的由来:淮河泛滥时,容易长柳条,因为这柳条是水生植物。当地村民为了生存,就在与时而发生的淮河洪灾斗争的过程中,学会了利用柳条“编筐打篓”,满足生活需要。后来,渐渐地形成产业优势,柳编工艺品小量销往国外。“改革开放之后,出口量明显增大了。”

编织梦想
体验完柳编制作,学生记者们又来到霍邱县城市规划馆展示馆,总规划师康靖阿姨,为学生记者们做详细讲解,再通过高清图片、总规沙盘展示、观看霍邱县总规专题片等形式,让大家对家乡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
许傲然说,原来我们的“老朋友”水门塘,已经是个2600岁高龄的“老人”了,但它至今还散发着蓬勃的朝气!时玥旸也感叹着:“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城市形象,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霍邱带来的七十二般变化。”
编织柳条,编织梦想。许傲然还感慨道:虽然我柳条编得不好,但经过一番努力,算是成功了!我也要编织自己的梦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像先辈们一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活动过程中,学生记者们还与霍邱县教育局黎志叔叔、农耕馆副馆长朱国新爷爷展开对话交流。
张铂然:以前的小学生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吗?
黎叔叔:在前些年,也有一些学生实践活动,但相对规模较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霍邱的教育也发生了大转变,乡村小学从无到有,从校舍简陋到教学设施齐全,从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到网络教学,从学生“有学上,到转变为上好学”……
童可馨:展示馆里有近6000件(张)展品,收集起来一定很累很辛苦吧!您觉得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展示馆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朱爷爷:征集文物的过程,确实很累很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力度和对文物展示馆的建设力度都越来越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