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闪耀校园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67期  总第20期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7期  下一期
科技之光闪耀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11-11

学生记者总动员
科技之光闪耀校园
今年的11月8日,我们迎来了又一年的记者节,这个节日不仅属于那些记录世界的新闻工作者们,也属于一群怀揣梦想的学生记者们。为锻炼学生记者的采访实践能力,在记者节前夕,来自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的本报学生记者,参与了2024年安徽省暨合肥市科学教育进校园“科技之光·青年讲堂”科学家精神宣讲启动仪式,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固镇路校区和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举行的初中和小学首场活动中,采访了多位嘉宾,活动不仅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让他们亲身体验了采访的快乐。

□参与学校  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
  学生记者  罗嘉琦  张茗熙  王世曦
            郭伊一  徐若晴  沈珊珊
  黄世凤  朱惠惠


播种科学梦
活动当天,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固镇路校区内热闹非凡,随着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启动仪式拉开帷幕,团安徽省委、团合肥市委等多方领导及科学家出席了启动仪式,四十五中固镇路校区全体学生参加活动,身穿红马甲的6名学生记者,也很荣幸地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活动伊始,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姚剑致欢迎辞,他热情洋溢的讲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之后,省青科协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总设计师陈思阳带来精彩讲座,陈阿姨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今天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大开眼界。”学生记者王世曦说。

 

采访初体验
讲座结束后,学生记者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采访之旅。他们首先采访了姚剑校长,“姚校长,您认为小学生在科学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又能通过哪些方式更好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呢?”学生记者中很多都是第一次采访,然而,他们言谈举止间尽显专业风范,姚校长耐心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并称赞道:“你们准备得很充分,好好学习,未来你们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随后,在采访青年科学家陈思阳时,学生记者们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们不仅提出了许多与讲座相关的问题,还就科技教育的发展向陈阿姨请教。陈阿姨对大家的表现竖起大拇指:“你们的问题很有深度,思维也很敏捷,这也让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之后,大家还采访了团合肥市庐阳区委副书记张燚、合肥市南门小学党委书记费广海、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科技负责人宋蓓蓓,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学会执行会长童宗兵、阜阳师范大学中小学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黄银生以及学生代表等,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对科学发展的理解和体会。张燚阿姨说:“看到你们这么热爱科学,我感到很高兴。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努力学习,为未来的科创事业贡献力量。”宋蓓蓓阿姨也鼓励大家:“你们今天的表现很棒!希望你们能继续关注科技动态,为传播科学知识做出贡献。”童叔叔寄语大家:“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少年爱上科学,为科创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费广海在活动后点评道,“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学教育的盛会,更是为学生记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习成长的实践平台。”学生记者罗嘉琦就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第一次当小记者让我备感兴奋与自豪,以后要继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懈奋斗。”张茗熙兴奋地说。

采访张燚


聆听讲座


陈思阳总设计师带来精彩讲座


采访童宗兵


采访姚剑


对话宋蓓蓓


采访费广海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